位于湖南省宁乡沩山的密印寺大门 人民网记者 覃博雅 摄
人民网沩山7月11日电(覃博雅 于红林)“青年毛泽东之路纪行”联合采访团今天来到了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的密印寺,继续找寻青年毛泽东探索救国之路时留下的痕迹。
该寺流传这样一个典故:一个方丈,两名“乞丐”,三个格子。
1917年,青年毛泽东与同为“湘江三杰”的萧子升不带分文,借“游学”之名,行调查各处之实,历时一月,行程九百余里。偶然行至密印寺,递上名帖欲晋见方丈。方丈称,毛泽东所写的“毛”字,笔画虽少,却占了三行;反之,萧子升的“萧”字,笔画虽多却拘泥于一格,断言青年毛泽东并非常人,破例接见两位,并共进晚餐。
传言该寺万佛殿的众多佛像中,仅有一尊系金佛。不料,毛泽东第二天的“惊天一指”认出金佛,使方丈更加坚信毛泽东日后必将大放异彩。
据《卫士长谈毛泽东》一书称,毛泽东在与方丈探讨中外宗教异同时表示:“中国没有类似其他国家的宗教战争,几个宗教和谐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方丈遂言:“只望毛施主记住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毛泽东追问缘故,方丈不再言语。
方丈同时劝萧子升皈依佛门,不然“他日定难留中华”。果然,萧子升日后与毛泽东分道扬镳,任职国民党政府,先遭人诬陷,后被迫移居乌拉圭数十年,直至客死他乡多年方才洗清冤屈。
1918年,这名方丈不幸丧生于大火。至于这个故事是真有玄机,还是纯属巧合,已难以考证。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的毛泽东题词依然镌刻在密印寺的各处。毛泽东在1956年接见时任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时的题词,是其较为少见的为寺庙所题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