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器官”各方应避免利益交叉
做好“捐献器官”这一公益事业,需要红会、卫生部门和同在医院内部的OPO与器官移植团队,各尽本分,避免出现利益交叉、伦理冲突。
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在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运行。届时,也将正式地出台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强制使用该系统。
从2011年4月开始,在全国16个省市的160多家拥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开始试点,到现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终于要强制使用了。将捐献器官移植全部纳入系统分配,或将有效规范时下正在进行的捐献器官移植行为,做到以病人的医学需求作为捐献器官分配的唯一准则,从而以公开、公正的分配缓解公众焦虑。
这一做法,也可视为对此前新京报关于三分之二捐献器官移植未进入卫生部系统分配的一个回应。
不过,即便是以行政力量推动,也不可乐观。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捐献器官移植虽然起步较晚,但围绕移植而产生的利益纠葛,已经足以令人触目惊心。如何破除既有的利益羁绊,将良好的政策初衷落到实处,惠及广大亟须移植的民众,而不至于悬置,或者在实践中被轻巧地绕过,恐怕还需要更为严密、细致的制度安排。
在全国范围内强制使用分配与共享系统,必须坚持制度化、公开的原则。必须明白,之所以是强制性的使用,是因为在现实的操作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游离于规范之外的不合理移植行为。鉴于捐献器官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以往的捐献器官分配往往存在人为干预的情形。
未来如何将捐献器官强制纳入系统进行分配,仅凭一个暂行规定,并不乐观,还必须辅以明晰、严密的制度来规范分配。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以彻底的公开透明来确保公正分配。捐献来的器官有没有被全部输入系统,配置到了哪里,是否错配等,不能只是公布一组简单数字。
另外,需要红会、卫生部门和同在医院内部的OPO与器官移植团队,各尽本分。做好这一公益事业,避免出现利益交叉、伦理冲突,需要各方无论是在资金保障、捐献者权益、第三方监督等方面,均应该有更为完备的制度安排。
在中国开展器官捐献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其中包括募集专项慈善资金用于捐助贫困人群,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自愿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来,但善款的募集,不能来自器官移植医院。
我国器官捐献工作正处于起步期,供需之间的严重失衡,既加剧了民众的焦灼心理,却也为相关部门、机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出台一项暂行规定固然比较容易,而如何实现公开、公正的分配则是缓解供需失衡的根本所在。有更加健全与完善的制度,才能赢得公众信赖,也才能鼓励更多的器官捐赠。(胡印斌)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