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岳瑞芳)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76周年纪念日。为揭露纳粹德国在集中营犯下的罪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举办《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揭开了欧洲战争的序幕。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集中营,至少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90%以上的遇难者是犹太人。
据悉,此次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展品由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提供,其中包括集中营铁丝网上的警示牌、囚服与标识等。
展览详细介绍了纳粹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和占领、对犹太人的政策;集中营的起源、扩建、解放,集中营的生存条件、恐怖环境、大屠杀设施;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掠夺、奴役、刑罚、医学实验和屠杀,以及对集中营里妇女、青少年等人的迫害和杀戮等。
第二部分是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内容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供,其中包括犹太难民的结婚证、难民证,有难民来上海的船票、写给家人的信件等。
二战期间,包括中国在内,许多有正义感的人民和国家向犹太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于1938年至1940年间冒着个人危险,向犹太人签发中国签证,拯救了数以千计奥地利犹太人的生命,上海成为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据统计,自1933年到1941年至少有1.8万犹太人来到上海。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