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7月6日电(记者蔡玉高)6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为10名新认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颁发证书。他们中年龄最小的76岁、最大的92岁。
据介绍,从2009年起,通过来电、来信及媒体,纪念馆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共接到有关幸存者的线索209条。经细致走访、证言整理及专家论证后,最终共有80人被确定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当天上午刚刚获颁证书的10位老人则是纪念馆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一年间发现并认定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此次新认定1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当年历史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他们每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都将永久性地成为馆藏展览。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见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活人证”。他们的口述史是当年历史最好的证言,也是对那些企图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的最有力反驳。多年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忍受着侵略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伤痛,向世人讲述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与那些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不断进行斗争。
朱成山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幸存者离开人世,目前在世的不到200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大多数人都年老多病。为此,近年来,纪念馆与幸存者援助协会主动留意并发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相关消息与线索。
朱成山介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认定是非常严格的,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在场”,南京大屠杀期间必须要在南京,在日军屠杀施暴现场要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二是有清晰的历史记忆,其记忆的相关内容必须要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相吻合;三是本人曾受到伤害,有明显的伤疤。
89岁的岑洪桂老人告诉记者,被正式认定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份责任,他要将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更多人。
81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说:“希望所有的幸存者都能认真守护历史,为避免惨痛历史再发生而努力。”
朱成山表示,新认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将获得援助协会的援助,主要包括门诊医疗自费部分报销80%,住院费自费部分报销50%,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