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深圳特区报是大陆少数几家派有记者驻台的地方媒体之一。本报今起开设“台岛特写”专栏,通过驻台记者的深入采访报道,让读者更多了解台湾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情况,深度接触台湾,敬请垂注。(深圳特区报驻台记者 陈智军)
“我40年前就是台湾的大学生了,退休以后才开起了计程车。”司机吴先生一路上和记者兴奋地聊天,“那时的大学生很值钱,连高中生都不多。”
“那怎么想起来开计程车了?”在台湾出租车被叫做计程车,记者入乡随俗。
“退休以后没事干,身体很好,总不能在家待着,就买了个车,挂靠了一家车行,做起了计程车生意。”
“只靠计程车过活的年轻司机,一天要跑十几个小时。我只开8个小时就够了。我要留出时间玩摄影。”吴先生指着身边一叠胶片说。
车行十几分钟,消费155元新台币,一路愉快。
为了解台北出租车服务状况,记者这几日多次搭乘,总体感受是打车方便、随叫随到、司机和善、行车安全。从未遇到过拒载、绕路、对讲聊天等不良行为。
出租车管理在大陆很多城市是老大难问题,沉疴难治,而台北出租车方便的打车、良好的服务、热情的态度,使得满意度很高。据了解,在一家国际知名服务机构公布的2012年出租车服务调查中,以干净度、司机对当地环境熟悉度、安全性、出租车普及率等指标来评分,台北出租车服务位居全球第七。台北出租车是如何管理的?台北市交通局运输管理科的王顺华先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情况。
出租车总体供过于求
台北市目前登记出租车3万多辆。5年前的数量是3.2万辆,已相对稳定。还有两万多辆在新北市和桃园县登记,这两地与台北同属于一个营业区域,因此路面上的出租车最多5万辆。王顺华表示,台北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台北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25公里/70元新台币,相当于约15元人民币,续程每0.25公里收费5元新台币,延滞计时,即时速每小时5公里以下收费5元新台币。晚11点至凌晨6点在白天价格上加收20元。这个价格是2007年定的,各方都能接受,没什么争议。
由于出租车市场竞争激烈,顾客经常可以和司机讲价。记者看到一则管理部门公告,禁止出租车公司集体打折,以防损害司机利益。
出租车牌照免费发放
王顺华介绍,台北出租车市场是开放市场,出租车牌照免费发放,只要达到条件,个人也可申请牌照。出租车公司免征营业税。政府对出租车采取扶持的政策,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司机,都不收税费。
台北目前有出租车公司(车行或合作社)1000多家。只要有30台车的规模即可申请成立公司。经过市场的残酷洗礼,公司规模差别悬殊,有的有几百辆车,有的只有几辆。
初入行的司机,必须挂靠出租车公司,业内叫“靠行”。有两种“靠”法:一种是自己买车,带着车“靠”,用公司的牌子;一种是交一定数额的租金,租用公司的车。司机一个月要交公司900到1200新台币的服务管理费。还要交一定的押金,主要用于公司替司机处理可能出现的交通罚单。
执业6年可个人申请牌照
司机若不想受公司“盘剥”怎么办?台北的做法是,只要有6年以上出租车公司驾龄,3年内没违规记录,就可甩开公司单干,以个人名义申请牌照,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自己当老板,开自己的出租车,除了油费,再没别的费用。买私家小汽车还要缴纳牌照税和燃料附加费,但出租车没有这些费用。
会不会有开私家车的冒充出租车领牌,以逃避税费?王顺华表示,出租车统一刷成黄色,特征太鲜明,没人会开着这样的私家车到处跑。而且家里其他人也没法开挂出租车牌照的车。
司机收入并不高
政府部门不收出租车的任何税费,但司机的收入还是不够高。由于台北交通非常发达,捷运地铁几乎伸到每个角落,又有高达110万的摩托车拥有量和60多万私家车,出租车空间被挤占得很小。3万辆左右的水平已维持了好几年。加之竞争激烈,为吸引顾客往往降价拉客。一个司机每天开10多个小时,一天挣2500多新台币,一星期休一天,除去油钱和交公司的管理费,一个月也就4万多新台币。
出租车行业工作辛苦收入低,养活不了花销大的年轻人,像吴先生那样有一份退休金,再开出租车,压力就小很多。
出租小客车业务受欢迎
对于大陆一些城市涌现的出租车呼叫软件,台北市民和一些出租车司机也有安装使用,但台北出门招车很方便,用处不大。据了解,打车软件在台湾中南部地区使用更受欢迎,有出租车行业自己的组织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并不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台北市的“公车”很少,公司和单位养车成本很高,催生了庞大的租车市场。截至今年5月的数据显示,台北小型营业车总共11万辆,除去3万辆的计程车,还有6.6万辆出租小客车(9人座以下)、1.4辆万出租小货车,有出租小客车业务的公司350个。6.6万辆小客车除了一小部分是个人临时租用外,大部分是公司和单位长期租用。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