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收养儿童寻根回访侧记--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被收养儿童寻根回访侧记

2013年07月02日22:5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中国根”——中国被收养儿童寻根回访侧记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崔静)“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我的英文名字叫Jenna Cook,中文名叫夏华斯。我来自美国麻省,是一名中国被收养儿童。我今年21岁。我的老家是湖北省武汉市,我的美国养母在1992年6月收养了我。”

  站在聚光灯照射的舞台上,迎着上百人关注的目光,夏华斯镇定自若,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交替介绍着自己。2日,夏华斯和40余名像她一样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在养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中国民政部,参加“2013年度中国被收养儿童寻根回访”欢迎仪式。

  此次“寻根之旅”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办、爱之桥服务社承办,来自美国31个收养家庭的45名中国被收养儿童,将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与他们的养父母一起,走访北京、西安、成都、桂林等4个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及景观特色的城市,感知中国文化。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这些孩子大多是在婴儿时期被收养的,开展寻根回访活动,是希望他们了解自己被收养的经历,认识自己的祖国,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民间外交的使者。

  夏华斯显然已经成了这样一名使者。已经是第六次来到中国的她,在这次寻根回访中有个特殊的身份:收养家庭的导游。此前,她曾回国学习中文,在中国福利院做过义工。“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让我既能在美国住,又能在中国住。这样的话,两个国家、两种文化都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夏华斯说。

  上花样滑冰课、学弹吉他……在美国收养家庭里长大,夏华斯有着快乐的童年,在养母教导下,她经常思念中国,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如今,夏华斯已经是耶鲁大学社会学专业四年级的学生,谈及选择耶鲁的原因,夏华斯说,这是因为耶鲁大学同中国建立了许多交换项目,强调美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中文和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我明白中国会永远在我心中,即便我人在美国,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中国根。”这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女孩子用清晰的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也能说中文,会用筷子,别人都用中文名字来称呼他们。我会为此非常高兴和骄傲。”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权益保护,本着“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依法积极开展涉外收养工作,并不断健全法律,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慎重地为10万多名儿童在国外选择了合适的家庭,使他们重享了父母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

  李立国说,中国将继续依法推进涉外收养工作,帮助更多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健康成长。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