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州、深圳之后,珠海于今年6月底首次公开“三公”经费预算。2013年全市市级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总额为22387万元。已公开的46个单位“三公”经费合计为5912万元,其中公检法占比过半,其中43个单位无购车计划。明年“三公”公开的范围扩大到全市。
@刘付宁律师:这些都很抽象的数字,市民还从中无法知道为何要花费这些钱,有无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期待以后公布的信息更加详细、全面。
点评:“三公”经费的公开,是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重要措施。珠海是继广深两地之后、全省第三个公开“三公”消费的地方,迈出这一步实属难得。正如有专家指出,珠海阳光财政走在了全省前列。
但同样期待,今后珠海可公开更详细的信息,让每笔开支的消费去向都有据可查。在公布“三公”经费时应介绍各部门工作性质和具体事项,将各项支出数额、用途、原因都标注清楚。还可通过连续跟踪,纵向比较,评价出各部门的经费是否比上年有所节约,并建立健全可行的监督和问责制度,从而规范“三公”消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