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在走马镇,民间文艺的兴盛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据悉,迄今为止,走马已发掘出故事家群体316人,全镇已搜集民间故事目录10915则,已采录故事9714则、民间歌谣3000余首,记录各类文字资料近700万字。
作为唯一生活在走马古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远扬每个月的8日和18日都会在走马武庙戏楼茶馆举行故事会,将成渝古道上的奇闻异事娓娓道来——“识相不相识难过走马岗”的豪迈、“建文帝惊魂走马岗”的传奇、“耿巴县三访粑粑店”的睿智……因为这些故事,千年走马,更加生动而鲜活。
据走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做精“文化名镇”品牌,走马镇还将积极打造驿道文化主题公园,展示走马独特的民间文化,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对“走马民间故事”以及重庆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与开发。
自然之美彰显古村落生机
建筑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深度凝练,让椒园村在全市的传统村落序列里独树一帜。因其独有的特质与优势,走马也先后收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块“国字号”招牌加身。
利用这些契机,近年来,走马高规格制订出古镇保护规划、古村落旅游发展规划等,力求让传统村落的历史文脉“保得住”。而为了让其真正“活起来”,走马更是大打文化牌,大作乡村特色旅游文章,利用椒园村沿线的自然生态之美,让传统村落以更好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漫步由椒园村串联起的成渝古驿道,犹如行走画卷中。古镇内古桥、古树、古戏台相映成趣,田野间农舍、溪流、芳草地美不胜收……而在这幅民俗风情画中,最为壮美的莫过于阳春三月那一望无垠的烂漫桃花。
尤其是金马村一带,已形成上万亩的桃树种植规模。每年3月,此处桃花遍地,繁花似锦,引来不少市民前往踏青赏花。以花为媒,为繁荣区域经济,走马桃花文化旅游节应势而生。
在成功举办10多年后,今年3月,新一届走马桃花文化节重新举办,吸引了游客约20万人次。“这次栽种的规模更大了,相信过不了几年,桃花节肯定更有看头,‘走马观花’将更有意义。”走马镇负责人对此信心满满。
观花、品茶、听故事、吃农家饭……椒园村,将以更丰富的内涵展现古驿道风情,装扮出传统村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王萃 王静 吴鑫 图/走马镇政府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