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铺白泥膏
越文化,也影响了楚文化
为啥发现的“人”字形墓,数量这么少?
杨金东说,这么多木头要搬过来,极费人力物力,“普通人一般随便堆个土就埋了。”
虽然形制相同,但允常墓比柴岭山的“人”字墓起码大一倍。而且前者是往地下挖的,后者是在地表往上建的。
“这说明,允常的墓,已经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结合了中原文化的一些墓葬形式。”
杨金东说,允常的墓底及四周都铺了一层白膏泥,主要为了防潮防水。更考究的是,他的墓葬顶部,还盖了好几层厚“棉被”——层层树皮,叠加在顶部,“有140层,厚度有十几厘米。”
铺白膏泥,一般被认为是楚文化特有的墓葬习俗。没想到,却在年代更早的柴岭山“人”字墓,这个越地贵族墓里发现了。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楚文化对越文化影响很多,一个小小的墓葬,却更新了陈见。“这说明,楚国的葬俗,很可能是从越国学来的,也就是说,是越文化影响了楚文化。也有可能,两种文化是互相影响的。”杨金东说。(本报记者 马黎)
(来源:钱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