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散落破损的水法柱和变形的零部件。摄影 苏向东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故宫博物院向记者公布了上月翊坤宫被观众损坏的清代钟表修复情况。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告诉记者,损伤零件的补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主要是修复变形的部件、进行组装与调试等,保证钟表各个部件正常运转,预计将于7月中旬左右完成修复工作。
5月4日,一名男性观众击碎故宫博物院翊坤宫正殿原状展室一块窗户玻璃,致使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跌落受损。受损文物为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该文物为二级珍贵文物。
在故宫文保科技部,记者看到这座修复中的钟表已被拆卸成几块:金灿灿的钟表主体,镶着彩色老玻璃的底部机芯,还有一些散落的破损的水法柱和变形的零部件。
苗建民主任介绍,钟表修复专家对受损钟表进行了除尘,然后进行了全面的拆解、分析。经专家研究,该钟表主体机芯基本完好,主要是局部损伤。比如,原配玻璃罩破碎,中层受损的5根水法柱有3根破损,另2根有断缺,打钟人手持钟锤断开脱落,钟碗破碎,后部着地部分的金属部件、上顶铜镀金钟伞等变形,文物本体与其底座分离等。
在故宫从事古钟表修复工作36年的专家王津先生说,钟表外观的修整工作已完成一半以上。主要是矫正钟表的整体外观,使前倾的铜镀金钟伞、上部平台、走时机芯后盖及棕榈树恢复原位,确保没有丝毫误差,以免影响水法的正常转动。钟表的上部走时打点机芯,已经补配新的钟碗,重新焊接折断的打钟人手持钟锤,还需矫正变形的钟表中心轴与上弦孔。
王津先生说,“水法是修复的难点。现在已从院内材料库中选取了两根水法代替了原有的水法,并对破损的水法柱进行打磨拼接、固定粘接,尽最大可能恢复余下三根水法的原貌。目前五根水法柱已备齐,现在正在反复调试水法柱的位置与距离,确保没有丝毫误差,以保证修复后的水法能够正常转动。”
目前动力机芯部分已经可以正常运转,音乐与动力机能也已恢复。王津先生的徒弟亓昊楠当场为记者进行了演示,底部机芯轻盈的转动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
王津先生说,除了为钟表外框补配老玻璃,木器修复室对缺损的木框条进行补配修复外,下一步主要是修复变形的部件、进行组装与调试等,保证钟表各个部件正常运转。钟表的修复工作预计7月中旬左右完成,届时这座十八世纪的英国钟表将基本恢复原貌。(记者 苏向东)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