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竞争惨烈 “洋高考”成另一种“过河”方式
河南是全国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省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量偏低。面对惨烈的竞争,许多人开始选择另一种“过河”方式。
河南省实验中学国际部主任牛炳华:对河南的学生来说,高考的竞争压力是最大的。很多优秀的学生,要想上他们理想的大学也非常的困难,一本当中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豪不夸张的说比登天还难。我们实验中学国际部的学生,有些原来在普通班是中等生,半年后就顺利去了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大学世界排名20多位,比清华北大的世界排名还要靠前,所以他们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出路。
今年河南的高考人数比去年下降近4.7万人,河南省内越来越多的高中开始开办国际班。
2003年,河南省只有两所公办高中引进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到了2011年,仅郑州市就有8所公办高中开办了15个国际班。而两年后的今天,河南省实验中学一所学校开办的国际班的数目就已经有24个。河南省实验中学国际部主任牛炳华,则更源于用录取分数的变化,来描述国际班迅速发展。
牛炳华:我们目前的生源状况,应该说是非常好的,高分层的非常多。现在可能每年报的人数,我们只能择优录取1/2或者1/3。
教育专家:洋高考反映出国内教育不足 但也存应试教育倾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放弃国内高考,反衬出国内教育存在的种种不足但是,国际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它也存在着一种应试教育的倾向。
熊丙奇:出国留学的选择实际上是学生以脚投票来选择教育或考试,它反映出对国内整个大学教育质量存在着不满。现在出国留学教育有一种被陷入中国式的陷阱,也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倾向。通常来说,这种国际班或者国外高中教育实行学分制,一个学校里面可能有上百门的课程让学生自由去选择,但是我国有一些教育机构可能给学生就提供二十门或者十几门核心的课程去学习,这样的话,国际班的精髓,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被中国的教学所淹没掉了。(记者韦雪)
>>>点击进入新华网人才频道
(来源:中国广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