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公布三峡工程审计报告:10年审20次,资料以"吨"计算【4】--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审计署公布三峡工程审计报告:10年审20次,资料以"吨"计算【4】

2013年06月08日15:15    来源:中工网    手机看新闻

大量审计资料都是以“吨”计算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审计人员的严谨和审计巨大的工作量。

姜江华全程参与了对三峡枢纽和输变电工程的审计。谈到2011年接受审计任务时的心情,他说了四个字:“压力巨大”。这种压力来自审计所要面对巨大资金量、工作量的艰巨任务,也来自上至中央下到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的高度关注。

据审计人员介绍,此次审计,困难之处还在于资料提供问题。三峡工程历时17年,一期临时工程都在1993、1994年建成。审计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图纸、结算资料、过程资料、变更资料、计算资料、审批资料、招评标资料等。为了找到早期临时工程的一些结算资料,审计人员千方百计,找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找当事人,直至找到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

仅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相关资料就有整整十四五纸箱,共计3.4万份。在移民资金决算审计中,审计人员为核实资料的准确性,抽查了移民资金646.69亿元、移民资金迁建项目 2432个;延伸调查了802个乡镇、2774个村组和23752户移民。

“审计资料都是成吨成吨的,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一位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审计人员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位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审计人员经常异地办公、频繁出差,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半年回不了家的情况很正常。

当审计报告经批准公布的那一刻,参加三峡审计的工作人员长出了一口气。

(工人日报记者 车辉)

分享到:
(责编:王呈(实习)、段欣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