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4日电(记者朱诸、于文静)进入6月,全国各地主汛期陆续到来,山洪地质灾害也进入了高发期。由于分布广、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各地防汛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
我国的江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属于境内溪河纵横、山丘区分布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山洪地质灾害也成为当地汛期最主要的灾种之一。5月下旬,记者随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的“防汛备汛行”采访组来到两地防汛备汛一线,探寻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之策。
加强预警 群测群防
“当降雨量达到1小时30毫米时,报警器就会响起来,雨量越大,声音就越高。这个预警消息也会自动发到县防汛办去,县防汛办会据此做出下一步部署。”江西省万载县岭东乡兰田村山洪预警广播站的管理员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演示简易雨量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2007年以来,万载县先后建成了94个自动雨量和水位监测站,250个简易报警雨量站、预警广播站。向山洪灾害隐患地区群众发放了包括手摇报警机、对讲机、铜锣在内的报警设备627个。
此外,岭东乡的无线广播站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远程预警。该系统的主机安装在兰田村村委会,7台分机安装在山洪易发区、人群聚居点。当发生警戒雨量时,县防汛办及时给乡镇防汛负责人、防汛办主任、村干部以及预警广播主机发送短信,而通过短信发送即可启动广播站主机,自动向周围发出预警广播。
“这几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硬件方面的建设,包括水雨情的搜集网络和信息发送平台的建设。”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省防总秘书长罗小云说,“但是信息发送后,还得有人来执行。我们以乡、村为单位,乡里面每个干部包一个村,村干部要确定村里可能受影响的有哪些户,一般按照3至5户为一组,由一个组长牵头,负责将信息通知到每一户。从得到雨情信息到预警信息发到每个村民,必须在10分钟之内完成。”
据统计,江西省山丘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8%,因为山洪地质灾害导致死亡的人数占该省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8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何品志介绍,汛期造成广西人员伤亡最大的灾种也是山洪地质灾害,而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则在于群测群防。他说,“我们的监测信息是要靠人去传递的,特别是暴雨的时候,遇到无线电中断、电力中断情况,还得靠敲锣这种‘土办法’,甚至要挨家挨户的通知。而且从今年开始,我们给敲锣的人也发放了补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