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位代表中,13位支持方案一,8位支持方案二,2位提出新的方案建议,1位不同意任何方案。
北京大学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关平倾向于支持第一个方案,但建议方案中的起步价定在10元,把基价公里数从3公里变成2公里,在不影响司机收入的前提下,解决北京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消费者代表郭建华支持第一个方案。他认为,要真正运用竞争手段,促进出租车综合运营水平,彻底改变百姓“出行难”问题,首先应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单一的靠调整价格来解决。
来自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梁海晨、来自北京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的驾驶员代表李文岩等均同意方案二。李文岩表示,出租车驾驶员收入低、劳动强度大,连如厕都是问题。他们支持政府通过调价和高峰期等候时间分配的经济杠杆来提高出租司机的运营积极性,缓解打车难。
消费者代表吴婷表示,在两个方案中做选择压力很大,出租车公司和政府能否多承担一些,而不是一定要消费者来买单?
据悉,北京现有出租车企业252家,出租车个体工商户1157户,营运车辆66646辆,驾驶员近10万人,年客运量约7亿人次。
不过,北京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处长李虹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出租车服务能力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且驾驶员收入增长缓慢,职业吸引力下降,对加强出租车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北京考虑利用经济手段,如调高出租车租价、提高上路运营积极性等,缓解京城打车难问题。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表示,将整理、汇总听证会上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完善租价调整的相关措施,送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记者 杜燕)
(来源:中国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