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酒桌办事”不改,公款吃喝难禁【5】--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公款吃喝心态录

《瞭望》新闻周刊:“酒桌办事”不改,公款吃喝难禁【5】

2013年05月18日09:0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酒瓶子还连着印把子

  另有一些吃请,虽然未必用了公款,却同样浪费社会财富,侵蚀党风政风。

  受访基层干部和企业家说,近年来国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一些审批事项,缩短了部分办事流程,但各部门权力垄断、层层审批的格局未变,群众办事依然要靠“吃饭开道,喝酒提速”。

  江苏一家经营实木橱柜出口的企业总经理说,去年他计划在当地工业园区盖一座厂房,一打听全部手续办下来要盖22个章,如果材料齐全,盖每个章要7~15天。但实际耗时远远不止。比如他找供电部门签字,领导不是开会就是出差,多方打点后拖了半个月才办完。“我是当地民盟成员,人头熟,跑了4个多月盖完了章,一个朋友没这么幸运,跑了一年多才办完所有建房手续。”

  酒瓶子还连着印把子,中间有一条权力寻租链条。“原来的审批变成核准,再变成备案,看起来放权了,但收费并没减少。”上海一家民营物流公司董事长说,现在很多部门不是直接收费,而是通过服务外包。有的部门指定相关企业或公司提供服务,比如白蚁防治、消防安全等,“合不合格没人管,只要交了高额服务费,就能通过审核。”

  这种“酒桌办事”,背后是正常办事流程阻塞,实际是行政权力滥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现在有一些中介专门替地方政府和企业跑项目、要经费,并从中间抽成,已形成灰色产业链。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也许很“合算”,但全社会成本呈几何级数增加。

  “不仅是干部作风问题,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说,“酒桌办事”背后是权力之手伸得过长,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拥有行政审批权和大量财政资金,县乡一级为获得资金和项目,往往采用吃饭喝酒送礼等方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不从制度上约束行政权力,公款吃喝即便风头被遏制,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吕艳滨说。□

   (此组报道作者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凌军辉、王骏勇、代群、席敏、任峰、叶超、陆文军、方向禹、倪元锦)

分享到:
(责编:段欣毅、杨铁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