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推进人的城镇化--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关键是推进人的城镇化

2013年05月15日00: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强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笔者认为,这是抓住了城镇化发展中的要害问题。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线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人的城镇化是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问题在于,以往的城镇化由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规模城镇化的特点比较突出。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们对城镇化的就业、安居、生活品质等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为继。能否适应全社会的需求变化,决定于城镇化的质量。从就业需求变化看,以往人们能够忍受“候鸟式”、“两地分居”的就业。而今天,人们更加追求在城镇稳定的就业以及享受到完整的家庭生活;从居住需求变化看,80后、9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回不了农村,也不想回农村,更希望在城镇安家。无论从哪方面看,全社会对城镇化的需求都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城镇化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角色和功能逐步发生变化。一是从生产主导转向生活(消费)主导。规模城镇化与生产主导的城镇化正相关,而工业化中后期,生活(消费)型城市的兴起是一个客观趋势。二是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工业化中后期,工业项目容纳的就业呈减少趋势,而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就业主要渠道。三是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工业化中后期,城镇空间的拓展成为农业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适应全社会对新型城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主要不在于铺摊子、造新城,而重在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镇品质。

  人的城镇化是最大潜力。城镇化是我国的最大潜力,主要是指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而这个潜力的释放主要在于人的城镇化,在于人口集聚效应带来的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就在于我国虽然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人的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巨大。首先,人的城镇化有倍增的空间。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每年就有可能提高1.5到2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的城镇化率就有可能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到70%的峰值,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其次,人的城镇化拉动内需的潜力巨大。人的城镇化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并引致相关的投资需求。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人的城镇化进程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内需规模,成为7%至8%中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人的城镇化重在农民工市民化。人的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并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就是说,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重头戏”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当前,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到了临界点。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呈长期化趋势,他们中的八成即使不放开户籍也要留在城镇,就是说,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工长期融不进城市社会,长期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尽快实现有条件农民工的市民化。(下转第三版)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