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泉11日表示,虽然人类尚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损失。
张少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掌握了某一地区地壳活动次数以及规律后,就可以对当地建筑选址、房屋构造等做出相应的加固和调整,因地制宜防震减灾。
他说:“在最近的芦山地震中,汶川地区新建房屋总体损坏情况较小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位专家说,虽然地震仪器只能在地震已经开始时获得检测数据,但若能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也就是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仍然可以有效减少伤亡与财产损失。
可能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张少泉提出,地震与地球共存是人类的“福音”。
他解释说,地震的能量源于地核。地核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产生磁场,保护地球表面免受来自太空的致命辐射;内核里则有一个直径8公里大小的球体铀“储备箱”,为整个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地震发生说明地球仍然有能量、有活力,”张少泉说,“如果内核的能量消失,地幔固体流动就会停止,与大气的能量平衡也会受到影响,到那时地球将会像月球一样成为一个寂静的、没有生气的世界。”
据悉,中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福建省的试点工作运行良好。该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张少泉透露,除了建立预警系统,中国还正在通过科学钻探了解地震发生的历史原因以及实时情况。
据介绍,除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钻了5158米深的亚洲第一口科学深钻井以外,汶川地震后,中国在引起汶川地震的断裂带上也展开了科学钻探。
近10年来,中国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但张少泉指出,通过统计百年来全球地震的次数可以发现,地震频度总体上是平稳的。(记者李鲲)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