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5月11日专电(记者 张紫赟)母亲节临近,尽管节日只有一天,可从不放过任何节日的电商们纷纷打出“温情牌”,促销力度各不相同,把节日效应前后拉长。专家提醒,不要被商家的煽情促销刺激而盲目消费,感恩母亲应延续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早在母亲节到来前一周,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的网站上便打出了各种温情广告语,“母爱最伟大,最爱送给她”“拿什么爱你 关爱妈妈”等煽情话语铺面而来,覆盖大部分的商品种类。网友“cybthia”调侃说,促销是看起来很美,多种形式的优惠券,考验的是消费者的计算与选择能力。
而价格战中的“老将”淘宝网、京东商城这次相对“冷静”,只有个别类别的商品给出了“母亲节当天全场包邮”“全场满减满赠”促销活动,网友直呼促销“不给力”。
针对商家的母亲节促销策略,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孝文化历史,母亲节虽然是国际节日,但在国内一直受到儿女们的重视,因此临近节日买份礼物送给父母成了很多儿女的选择。商家正是抓住消费者这一感恩心理,采取各种煽情的宣传推广方案,以刺激儿女们的情感兴奋点,达到营销目的。
“虽然礼物商品精彩纷呈,但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消费品并不多。”王开玉指出,目前儿女关心父母呈现一阵风的形式,每逢节日便集中消费,而且感性消费居多,存在盲目现象。节日一过,便各自恢复忙碌状态,忽视了对老人的关爱。
王开玉认为,母亲节的意义在于向天下的母亲致敬,并号召儿女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关爱她们,而不是仅仅在这一天送份礼物。“感恩母亲应该延续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平时多回家看望老人,捎上嘘寒问暖的问候,及一些柴米油盐类的生活用品,也很重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