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在戈壁荒滩,在风头水尾,10万大军就地转业、铸剑为犁,“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垦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抔黄土。
而今,往昔的不毛之地早已变成良田万顷,260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正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天山南北谱写新的华章。
时下,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在兵团、全国最大的红枣产区也在兵团、节水灌溉规模兵团稳居世界第一……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兵团人创造的农业奇迹不胜枚举。
有人说,兵团的耕作水平已经登峰造极,难有新的潜力可挖;也有人说,兵团未来的发展驱动力不再是农业……
新时期里,“屯垦”究竟该怎么“屯”,农业如何为兵团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兵团人一直在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的回答铿锵有力:“要坚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发挥兵团的特殊优势相结合,要千方百计延伸兵团大农业的产品优势、资源优势,努力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春耕时节,记者一行来到兵团,在遍布南北疆175个团场,亲身感受农业现代化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科技引领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兵团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1%,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
万亩棉田成方连片,一台精量铺膜播种机驶过,田野上立刻勾勒出“五线谱”般的美丽线条,培垄、铺设滴灌管、铺膜、精量播种等8道作业程序一次完成。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种装备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完全实现了无人驾驶,直行准确率1公里内误差仅为3厘米。
在新技术的引领之下,兵团农业耕作水平不断提高,昔日沙漠边缘、盐碱腹地的兵团垦区,如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三大示范基地,即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新疆干旱少雨,节水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政治问题。10多年来,兵团人苦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走出了一条“大田膜下滴灌”科技兴农路子,完成了农业灌溉史上的一次跨越。
“现在国内有些地方去节水科技强国以色列学习滴水灌溉技术,以色列的专家却说:到兵团学习就可以了,最先进的技术在那里。”提起滴灌技术在兵团的广泛使用,新疆天业集团纪委书记张宝民由衷地自豪。
10多年前,兵团曾想从以色列引进滴灌设备,却在每亩地2500元的高成本前低了头。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八师天业集团通过多年攻关,自主开发出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高效实用塑料节水器材——一次性可回收滴灌带。
使用这种滴灌技术,每亩地平均投入只需500元左右,却能节水40%以上。与此同时,一个农民的管理面积可由25至40亩提高到80至120亩。
“截至2012年底,兵团800万亩棉花大田中,已有90%实现了‘膜下滴灌’,平均增产可达20%以上。”兵团发改委副主任闫海燕说,兵团的“膜下滴灌”技术如今不仅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还走出国门,输出到了18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成为近年来兵团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不竭动力。据了解,兵团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0.1%,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
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一师阿拉尔市是新疆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长期以来,棉花收采主要靠人工完成,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近年来,随着机采棉的大规模推广,采棉工的需求逐年下降,棉花亩产收益不断提升。今年,该师机采棉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23万亩,达到123万亩,占总种植棉面积的80%以上。
“从犁地、播种,到灌溉、灭虫,到棉花打顶、收获,全部是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一师农机局负责人说,今年计划投入240余台大型采棉机,可减少雇佣劳动力10万人,为种植户节本增收上亿元。
“以往一到棉花收获季节,各地采花工便络绎不绝,但随着人力成本逐年攀升,人工采棉价格也从10年前的4毛/公斤涨到现在的2元/公斤。”闫海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机采棉采摘成本可控制在7毛/公斤左右,亩均节约成本300—400元。
到2015年,兵团将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主要植棉师基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将达到93%。
产业化激活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构建“集团+专业化公司+联合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
“棉花兴,则兵团兴!”棉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具特色、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12年,兵团棉花总产值已接近300亿元,总产量已超过138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6。
一直让兵团人引以为豪的棉花,眼下却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随着世界金融危机持续发酵,棉花价格不断走低,兵团棉花产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多年来,兵团仅依靠出售作为原材料的皮棉获利,棉花产品的产业链很短、附加值很低。这种低水平竞争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棉花产业中,兵团的另一个主打产品红枣也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窘境。
兵团农业局副局长刘庆发说:“‘三大基地’建设使兵团从精准农业走到精品农业,但还未形成农业产业化体系。兵团内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品牌林立互相压价。兵团175个农牧团场,就有100多个红枣品牌,价格战从疆内打到疆外。”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缺少现代农业产业集团这一组织化载体和产业化龙头。
“要通过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最大程度将传统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兵团现代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兵团司令员刘新齐对农业产业化的精辟阐述,为兵团农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从自身挖掘潜力。我们的理想,就是把棉花产业链中的价值逐步吃干榨净。”提及公司2011年上马的棉短绒加工纤维素项目,新疆光大山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王敬爽自信满满。
在产棉区,大家都知道棉籽外面的短绒难以处理,即使取下来,也是作为废物挖坑焚烧掉。这些以往避之不及的棉短绒,如今却成了光大山河眼中的“香饽饽”。
光大山河通过引进高新工艺,首先将棉短绒加工成精制棉,精制棉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生产成纤维素类产品。“之前,棉短绒被当作下脚料,而纤维素就不一样了,它既能用于食品、医药行业,更能广泛用于建材、石油开采等行业。目前,纤维素售价高达26元/公斤,市场前景相当看好。”王敬爽说,光大山河公司将继续加大项目投资,预计今年纤维素生产能力将达1.5万吨。
现在,兵团已把培育扶持重点产业大集团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以突破,正围绕兵团优势和主导产业,重点建设棉业集团、果业集团、种业集团、乳业集团、肉制品加工集团、农机装备制造集团、机械化收获集团和农资集团等八大现代化农业产业集团,最终构建起“集团+专业化公司+联合生产基地”的大集团产业化经营模式。
人才成就现代农业壮丽画卷
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胸怀壮志,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用汗水和智慧铸就辉煌
兵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众多科技人员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为这幅壮丽画卷添上一笔笔浓墨重彩。
今年67岁的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陈学庚,这辈子都在与田野相关的机械制造打交道。上世纪80年代初,陈学庚研发棉花铺膜播种机系列产品,为新疆棉花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提供机械化保障。本世纪初,陈学庚首创“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现已形成13种系列产品。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2项,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项国内领先,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
说到新机械的推广使用,陈学庚感慨良多。2003年,他研发的棉花“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通过鉴定。播种机开到地头,农工却躺在机器前不起来,直到陈学庚写下“如果出现损失一定包赔”的“保证书”交给连长,农工才让机子播种。精量播种要求每穴1粒棉种,但农工担心不保险,趁他不注意改播两粒三粒。出苗后一看,单粒出苗整齐,而多播的还需定苗,费时费工费力,农工后悔不已。尝到甜头的农工都要求机播,不给谁用都有意见。到了2007年,一师所有的棉花田,都用上了陈学庚的播种机。
农垦科学院副院长、棉花育种专家李保成是典型的“军垦二代”。多年来,他与院里其他制种专家一起潜心培育良种,田间地头摸爬滚打,试验田里精耕细作,孜孜不倦采集数据,经历无数的日晒雨淋,取得了兵团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的骄人业绩。
“截至2012年,农科院先后选育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等农作物新品种77个,其中大部分高产优质新品种已经大面积推广,成为新疆农业的主栽品种。”对此,李保成成就感颇丰。
相比较中老年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有赖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兵团新生代的工作看似轻松不少。去年,23岁的马铁军大学毕业后,来到位于73团的新疆伊犁金琪珊果品商贸公司工作。
打开视频监视器,73团万亩有机葡萄园里的499座大棚内景一目了然:葡萄长势如何,温度、湿度是否合适……如果出现问题,马学军会马上通知技术员去处理。他说,去年8月启用的这套视频网络监测系统,不仅可以监测大棚作物生长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联系远在乌鲁木齐、石河子的农业专家,随时请教解决问题。
最让马铁军兴奋的是,今年6月这套系统将改造升级,他可以直接调控大棚的温度、湿度,还能实现网络营销。“到那时,全国各地都可以吃到我们生产的有机葡萄了。”
同是兵团年轻一代的蒲柏龙,2009年从甘肃农大毕业后到105团当了一年农技员,后提拔担任技术副连长,又竞聘上岗到团场负责棉花节水项目建设。小蒲告诉记者,年初结婚时就和爱人商量好,向老一辈学习,扎根兵团,建设边疆。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时节。春天里,戈壁大漠展现的一幅幅现代农业景象,令人顿生无限的遐想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