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已推行近一年,在医药分开、法人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5月9日,新华网邀请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毛羽与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探讨医改路上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毛羽表示,医改要给医生能力的提高提供环境,医生和患者也要共同搭建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平台。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已推行近一年,在医药分开、法人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2013年5月9日新华网邀请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毛羽与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做客新华网与网友探讨医改路上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图为访谈开始。新华网 郭小天 摄
[主持人]现在医患关系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为医务人员搭建一个平台,能够体现对他们职业的尊重,更好地服务患者,我们也想听听两位专家的意见?
[毛羽]医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平衡和发展,病人在医改过程当中要得实惠,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当中要得到发展,医务人员要受到鼓舞。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行医平台非常重要,尤其我们要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搭建这个平台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平台需要几个方面:
第一,要让社会尊重医生这个职业,同时对医生的要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多。现在做医生,大家觉得比较难。难在哪?第一,技术上发展太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第二,社会对医生的要求逐渐增高,这个压力对医生比较大。在这方面的改革要给医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环境和机会。
第二,社会对医生这个神秘的工作要有所了解,因为医学是科学的。他有认识到的地方,能治愈的疾病,也有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达不到,还没认识到的东西,他可能治不了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医院也不是万能的。病人到医院来看病,实际上是和医生一起共同寻找治疗疾病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相互之间戒备或是相互之间猜疑,只有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信任才能改善这个环境,这也是需要通过改革来改善的。同时从医生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个特殊的职业,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平台,这是很重要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