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山泉概念误导消费者 原料水存在疑问--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新华社:山泉概念误导消费者 原料水存在疑问

2013年05月07日07:0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日前,北京市桶装水销售协会发出通知,建议下架农夫山泉桶装水,农夫山泉原文公布了美国国家测试实验室164项全套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让农夫山泉事件继续发酵。是与非的“口水战”背后,究竟藏着哪些“浑浊”?

  饮用天然水须符合国标

  专家说法:除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外,其他包装饮用水均需符合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记者查询发现,关于饮用水,我国共有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水等5个国标,其中后4个适用于包装水,确实没有名称中含有“饮用天然水”字眼的国标。

  “只有在没有国标,或产品销售地域性特别强等条件下,企业才可以采用地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农夫山泉产品目前并不符合这种“例外”。

  专家认为,除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外,其他包装饮用水均需符合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地标须比照新国标修改

  监管部门说法:地方标准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如果国家标准“调严”了某些指标,地标必须同步更新,否则应自动废止

  有质疑称,农夫山泉采用的浙江地标中,镉、砷等上限宽松于生活饮用水国标一倍以上。记者调查发现,浙江地标是2005年发布的,与当时有效的旧版生活饮用水国标,以及瓶(桶)装饮用水国标相比,砷、镉等指标相同,菌落总数、铅等指标还更严苛,而质疑者用于对比的新版饮用水国标则是2007年才开始实施的。

  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一直依照地标执行的“挡箭牌”。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发出修改单,对瓶(桶)装饮用水国标中的浊度、砷、镉进行“收紧”,砷、镉限值与新版生活饮用水国标协调一致。而数年过去,浙江2005年版地标却“踏步不前”,相较之下更为宽松。

  一位食品监管部门负责人说,地方标准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如果国家标准“调严”了某些指标,地标必须同步更新,否则应自动废止。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