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人员正在核对相关的信息和表单。严海峰 摄
人民网宁波5月2日电 (陈怡、徐柏伟)4月29日是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在近500米长的宁波大榭实华码头3号泊位,一艘从波斯湾驶来的 “凯胜”油轮,在40个小时内接卸完27万吨阿曼原油后缓缓离开码头。不久后,这些原油将通过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输送到中石化所属的镇海、上海、高桥、金陵、扬子五大骨干炼油厂。数据显示,起点位于大榭岛东北角的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原油年输送量已从2004年的200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2000万吨。
拥有10.7公里深水岸线的大榭,面积只有30多平方公里,却建有亚洲最大、中国唯一的45万吨级原油码头,岛上齐聚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2012年,经过该口岸进口的原油达2300万吨,也就是说每年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进口原油从大榭口岸入境。2003年8月大榭口岸首次进口原油至今,9年间经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检验的进口原油累计超两亿吨。
庞大的原油进口量,对地处宁波以东的这个弹丸小岛来说,码头接卸效率无疑是关键。为此,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实施进口大宗散货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将原本需要由不同业务部门完成的进口大宗散货的商品检验鉴定、运输船舶的卫生检疫及动植物检疫工作进行全方位、高效的整合,不仅为企业简化了手续、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力地推进了码头接卸效率的明显提升。记者从宁波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了解到,现在实华原油码头的接卸效率由13万吨提升至18万吨,在国内各原油入境口岸中的成绩可谓一枝独秀。
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局长汪志凯介绍说,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对检验检疫工作进行了高效整合,消除了原工作模式带来的人为检验检疫职能割裂,不再区分检验或是检疫,而是以检验检疫的一体化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原来每艘船舶到港时,我们都要给检验和检疫部门分别准备两套不同的单证,一不小心还可能漏下一两张。现在只要将整套单证通过检务窗口递交,既省事又省心。”宁波联合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经理夏凯说。
宁波另一家货主单位负责人说,码头接卸效率高了,耗费时间少,能节省时间就是最大的优惠。
据介绍,针对大榭口岸大宗散货运输船舶大多需要锚地检疫的实际情况,一体化模式前推货物检验鉴定工作至锚地实施,船舶靠泊完毕即可启动卸货流程,船舶在港时间大为缩短,码头调度也更加从容。
“单船可节约在港时间4个小时,每年可给来大榭中转作业的企业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宁波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俊成说。
起点位于宁波大榭岛东北角的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目前输送量达到3500立方米/小时,每天的输送量从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目前最大7万吨/天。一艘30万吨级的大型油轮平均靠泊时间仅为40个小时,货主单位可节约大笔费用。
此外,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还创新“风险分类管理”模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帮助实华码头成功接卸硫化氢含量偏高原油,增强了大榭口岸作为全国重要进口原油中转基地的核心能力。继2012年11月首次成功接卸11万吨高含量硫化氢原油以来,不少货主、进口商和油船公司陆续找上门来,送来了6个新油种的接卸任务,截止目前这些新油种的总接卸量已突破100万吨。
2012年宁波口岸接卸进口原油4100万吨,约占全国进口原油总量六分之一,其中大榭口岸接卸进口原油2300万吨,约占全国进口原油总量十分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