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队的大部分人是从农村考学来到城市的,因为这个项目聚到一起。”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杜文静告诉记者。杜文静的家乡在山东威海农村,1995年她到济南上大学,后来一直在济南从事科研工作。
山东大学于2004年3月开始全面负责磁谱仪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中国科研人员与麻省理工学院等不同机构的多位科学家共同工作,构建了一种既具有较强传热能力、又具有较大蓄热能力的特殊结构的散热板。
这个团队已将研究转向热系统的地面产业化。团队成员辛公明说,原先设计用于国际空间站,但很多东西天上和地上是相通的。现在主要做热管技术,涵盖常规热管、环路热管,这些设备共同的特性是实现热量回收和传递。
北方的风渐渐平息,阳光变得温和。北京皮村的小院也热闹起来,有访客来这里参观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打工·三十年·流动的历史”。在以“前言”为题的展板上写着“……从乡村到城市,流动打工群体是城乡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新型劳动大军,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李保重告诉记者,他哥哥已在深圳成家,父母还在山东老家务农。他说,和哥哥比起来,自己还是“幼稚些”。但对于未来,他又想得很实际:“以后想边上班边做义工。”
对于中国新生代工人来说,“打工”已经不再是凭靠简单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我喜欢跳舞,但还想学唱歌、学吉他。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小李说。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