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1日,“春风上巳天”——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2013北大演出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次演出季是采用传统的“一桌二椅”表演形式,演出昆曲经典大戏全本《白罗衫》、《桃花扇》以及一台特色折子戏。记者19日晚来到演出现场,发现售票窗口已排起长龙。“我喜欢看传统戏,看演员的一招一式,舞台可能很简单,却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在排队购票的清华大学顾女士告诉记者。
“春风上巳天”系列演出中,石小梅、赵坚、李鸿良、孔爱萍等演员的精彩表演展现了传统戏剧古典之美。谈到为何采用“一桌二椅”的传统舞台表演方式时,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常务副院长李鸿良说,当大家都在提倡舞台大场面、运用声光电技术的时候,自己的舞台要突显什么,这一看似很小、很普通的问题,却是演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利用此次演出机会,让更多观众感受昆曲传统的舞台呈现和表演是他们的初衷。
在李鸿良看来,昆曲舞台的与时俱进是必然,但不能以削弱舞台艺术本体为代价。他说:“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艺术形式是积淀下来的,是中国舞台审美的根本所在。大制作有大制作的需要,但不能说传统的就是落伍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传统和特色不能轻易丢失。”
记者了解到,此次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3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以高涨的观赏热情回应了李鸿良等昆曲人的演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吴同学很享受昆曲之美,她告诉记者:“以往听过于丹讲昆曲的风雅之美、诙谐之美。这次演出中我看到了石小梅演小生的风雅,也看到了李鸿良演丑角的诙谐幽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李女士是一位昆曲迷。她说:“看昆曲,最核心价值一定是昆曲艺术家的魅力。”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戏曲舞台常用舞台美术提升演出效果。昆曲舞台上多媒体、声光技术等并不鲜见。多位昆曲界人士表示,昆曲演出的舞美可以适当运用,但不能喧宾夺主而失去昆曲抽象、写意之美。
“有一种现象是舞台艺术让位技术,见物不见人,挤占表演艺术。华丽的舞台动辄消费数十万元甚至更多。”知名昆曲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张弘感慨道,“舞台中心应该留给艺术家,舞台不能变成‘展销会’。”
现在有观众觉得昆曲演出节奏慢、内容情节拖沓,这与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快节奏、求新求变的生活观念不无关联。石小梅认为,应让更多观众领略昆曲的艺术美。她说:“昆曲是优雅文学与精致艺术的结合,雅是它最大的特点,看昆曲会让人摒弃浮躁、沉静下来。若昆曲放下身段去迎合观众,反而会失去自我。对观众应该是引导,而不是迎合。”
李鸿良在解释中国戏曲表演精神时说:“中国戏曲舞台表演小到一个手法、一个动作、一句唱腔、一句台词都有具体规范,是中国戏曲表演的灵魂。”他拿《1699·桃花扇》与全本《桃花扇》做比较,前者时尚、青春,与全本《桃花扇》并不矛盾;而后者更艺术、更原汁原味。决定舞台表演艺术水准的关键是艺术呈现力和表演者的功底,而不是光鲜亮丽的舞台。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7个专业昆曲院团在职演员总共能演出的传统昆剧折子戏约200出,较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很多传统折子戏失传。武汉大学教授、戏剧研究专家邹元江说:“昆曲当务之急是抢救。”抢救后的发展就需要创新。对于昆曲如何创新,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表示,对昆曲音乐、声腔等剧种的“魂”的改革创新,必须慎之又慎。
“有人认为昆曲曲高和寡,但不能因此把它稀释化,牺牲昆曲的传统美去变得通俗,代价太大。昆曲应该让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感觉到从容、恬淡、雅致。”李鸿良认为,只要悉心培育观众,肯定会有回报。
昆曲创新应该是继承传统的创新。“昆曲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回归昆曲本体。回归、继承不能只是动作、形式等技术性的继承,还应建立在对昆曲艺术理解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戏的灵魂应体现昆曲的表现精神和艺术规律。” 张弘说,“这要求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等昆曲从业者的目标,不要停留在让观众眼前一亮,而是让他们心头一动,被文化的魅力所打动。”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