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作为国内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集团的董事长,时常因“央企高福利、分红上缴太少、油价不断涨”等社会热点议题而陷入舆论焦点,昨日他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做客经济之声两会特别访谈《企业家说》节目时大吐“苦水”。
他表示,中石化一线员工收入其实非常少,加油员月薪仅1300元。在员工工资方面,国资委有严格监管,不是有钱想发就发。而在谈及“央企上缴红利是否太少”时,他则称,国家在民生上每花100块就有中石化3.3元。
1 “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元”
如今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除了公务员外就是央企,“工作稳定福利好”则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有网友指责这种“高福利高收入”是央企垄断所致。
对此昨日傅成玉表示,“我到了中石化我就突然感觉到中石化收入太低了”,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元。
他举例称,2011年,北京加油站的加油工要站8个小时加油,一个月只有1300块钱,当时北京找个保姆花1300块钱都很难找到;岳阳石化工作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最高工资3200,一般2600左右。
傅成玉也透露,在员工工资方面,“国资委有严格监管,不是有钱想发就发,每部分利润都有用途,打酱油的钱是不可以打醋的。”
就此,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昨日表示,傅成玉说的问题确实存在,这几年国资委对央企都进行工资总额的限制,尤其是资源垄断性的央企,这几年管得更严,工资总额每年几乎是零增长。
“工资总额究竟要不要管,现在管了确实有问题出现,但如果不管恐怕更不好,如果缺乏透明的成本支出体系,企业内部开支恐怕更无人知晓。”祝波善认为,这两年对公众刺激比较大的是一些央企的职务消费,例如高价茅台酒、天价吊灯等问题,让中石化等央企形象受损。
2 “央企红利上缴比例较高”
在日前财政部年度报告披露,央企去年上缴红利仅占财政收入的1%,且央企红利中仅有7.2%被用于民生,引发外界关注公众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