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村里已经通电,顾开斌告诉记者,今天(2月2日)下午就可以通水了。图为村民自己挑水喝。人民网记者 王飞 摄
人民网昭通2月4日电 (记者王飞)“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这在以前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今年67岁的赵生全坐在新家的客厅沙发上,满脸都是幸福的表情,她告诉记者,新家有80个平方,一共两层楼,盖房子自己出了3.99万元,政府补贴3.8万元,“政府出钱帮我们盖新房,我们太高兴了。”
回忆:房屋在“9·07”地震中坍塌
赵升全是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岩脚村苗寨自然村的村民,去年9月7日,昭通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波及距离彝良垂直距离大约10多公里处的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她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坍塌。
2月2日,记者来到苗寨村,陪同前往采访的北闸镇副镇长顾开斌告诉记者,苗寨自然村有109户共485人,地震共造成北闸镇民房倒塌1021户,严重受损6118户,受灾人口达28596人。
地震后,昭阳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目前,海子村和岩脚村两个集中安置点194户已经全部完工,受灾群众已搬进新家准备过新年。
重建:住进80平米温馨家园
今年55岁的张仁强是岩脚村安置点进村口的第一户人家,他家的房子也是按照统一标准修建,面积80平米,上下两层楼。由于和儿子分了家,儿子也单独修了同样的新房,现在一家人相当于有160平米的房子。“够住了,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他高兴的说。
老张告诉记者,平时家里都是靠种植玉米土豆维持生活,日子过得一般般。地震发生后,他主动把自己家的土地无偿用作安置点,地里的玉米全挖了,200多株苹果树也全部挖了,但是他无怨无悔。
他说:“地震来了,大家都很困难,自己家的土地稍微平整一点,就拿出来帮大家作为安置点了。”
老张一看见顾开斌朝着村子里走来,立刻迎上来给镇长递上一支烟,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去坐坐。
他的老伴家把茶几上几个颜色不太好看的昭通苹果端进了屋子,很快地取出一盘子成色较好的苹果招待我们。坐在屋子里,环顾四周,
客厅里有崭新的电视机、电柜、沙发、火炉,看起来一切都显得很温馨。
顾开斌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昭阳区政协出资买了送给村民的。另外,重建的房屋还根据村民自身经济条件,有修建60或者100平米的。
讲述:村民的收入来源
春节将至,老张说今年家里8个人都回家团聚了。儿子张泽昆以前在江苏打工,每个月挣的钱只够自己在城市里的开支。老张说,儿子没有每个月都给家里寄钱,因为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
地震发生后,听说家园被毁,张泽坤也就回来建房子。如今,新房已经盖好了,家里的家具也基本备齐,他打算过完春节后回到江苏,继续打工。
老张说,车票都已经买好了,大年初十就走,依然去江苏打工,开长途车。
对于苗寨村的人来说,过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杀年猪。老张家的猪由于在地震中死掉了,为了开开心心过年,前些天,老张花了2600多元钱,买了一头大肥猪。
他说,今年家人也团聚在一起,住进了新房子,就等着欢欢乐乐过大年了。
感受:和谐的干群关系
在苗寨村采访,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和基层干部的关系显得非常和谐,甚至令人感动。
顾开斌看见老张家客厅里一个陈旧的炉子正烧着煤,就告诉老张要用新送的火炉,又环保又安全。老张说自己不会使用,顾开斌说可以让他儿子教。
后来走访了几家,发现大多数都没有使用新送的炉子,因为不会操作,所以闲置在墙边。顾开斌说,看来得抽空请人来专门教教大家。
顾开斌说,在基层工作,每天都会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窗户上的钉子松了,老两口吵架了,都会打电话要求帮忙。
顾开斌还告诉记者,在这次灾后重建中,企业帮建也是一件更值得宣传的事情。他说,昭通市龙达建筑公司不仅参与了灾后重建,还专门向村民家里免费赠送了门窗、电线、室内刷白等,这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