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顾瑞珍)2012年我们有很多努力和期待:pm2.5实时监测实时公布、高耗能白炽灯开始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煤改气”在多个城市展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设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一温暖、形象而富于诗意的理念,立即在神州大地吹响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集结号。
我们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清晰可见。2012年中国环保铿锵前行——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稳步推进,金沙江水电基地分段实现全流域规划环评,七大流域各主要支流全面实施综合规划环评。
我国强力推进历史遗留铬渣治理,累计治理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理量的3倍,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
全民全力防治大气污染,采取综合治理、协同控制、联防联控等措施治理。“十二五”以来,北京市累计淘汰55万多辆老旧机动车。山西省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攻坚,11个设区市城区减少原煤消耗674万吨。
……
饮用水安全、血铅中毒、化学品污染……我们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时,也承受着粗放型增长方式所积累出来的阵痛。
2012年,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成为热门话题,监测数据与群众感受“两张皮”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Pm2.5的治理真正从呼吁转移到现实中。2012年中央下拨地方补助资金5.19亿元,地方共投资约4.3亿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监测数据。
有人说,如今已进入“3P”时代:GDP、CPI、PM2.5,这说明群众把环境改善看得和物价一样重要。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表示,环保是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要保证监测公开透明,防治有所作为。
“新的一年要强化环保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集中力量优先解决Pm2.5、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周生贤说,必须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环境保护事业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持续向前。
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积极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