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王猛 何悦)刚晴朗了没几天的北京,今日再现雾霾天。让“北京咳”,这个带有玩笑意味的舶来词,也再次成了舆论焦点。外国人把“北京咳”贴在北京这所千年古都上,还白纸黑字地写进旅游攻略中,让e哥听闻后,和大家一样心生苦涩。
外国人称“北京咳”为空气污染下的一种城市病,表现为干咳咽痒,症状离开北京以后就会缓解或消失。e哥料想,“北京咳”的说法会让很多外国人对北京的印象打了折扣,但更让e哥觉得尴尬的是,“北京咳”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一句玩笑,而是已经真实的影响到了民众的生命健康。
e哥认为,虽然引起“北京咳”的原因可能是外国人水土不服,但面对灰茫茫的城市,雾霾污染给我们所有人身体带来的不适,是一句“水土不服”所无法解释的。
我们回避不了空气严重污染的现状,也改变不了居高不下的PM2.5数值。我们切身经历了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呼吸带来的压力,我们也亲眼见证了医院呼吸科患者爆棚的事实。今儿雾霾再袭京城,就连身体一向强壮的e哥竟也忽感喉咙不适,干咳不止。
e哥不得不说,“北京咳”的背后,空气污染难逃其责。而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e哥倒是觉得,与其说“北京咳”是对北京的“侮辱”,不如将其理解为是善意的调侃,对环保压力的无奈,更是对清洁空气的期望。
e哥觉得,大家不必对于“北京咳”产生抵制情绪,也不要把“北京咳”当玩笑而“一笑了之”,“北京咳”需要“咳醒”我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治理空气污染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朝令夕改。治理空气污染也不能全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支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