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月23日电(记者张非非 孙仁斌)环保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水利部组成考核组,对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后,正式发函确认,辽河流域水质目前已达到国家要求标准,这标志着辽河如期实现摘掉重度污染帽子的目标,将率先从全国重度污染的“三河三湖”名单中退出。
辽河的变化正是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昔日“三河三湖”重度污染的状况正在改观:2012年末,安徽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昆明市提出到“十二五”末,滇池要实现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海河流域涉及的京、津、冀、晋、鲁、豫、内蒙古7个省市自治区表示将联防联控海河污染,到2015年,海河流域三岔口断面水质维持在Ⅴ类水体。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辽河沿岸分布着许多大型或特大型工业城市,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内,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沿河农民用河水灌溉甚至导致庄稼绝收。1996年,辽河被国务院列入全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重点治理的“黑名单”。
从2008年开始,辽宁举全省之力对辽河进行全流域整体治理,使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4月,辽宁关停了规模位居全省前列的8家造纸企业。随后,又关停了全省417家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如今,省内8个造纸产业园区规划生产能力每年达2134万吨,是2008年关停前生产能力的20多倍,减排化学需氧量5万多吨。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投资近百亿元集中建设了99座污水处理厂,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数达到136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6%,县级市污水处理率达82%。至2010年底,辽宁省境内的辽河干流水质按化学需氧量考核已全部消灭劣五类水体。
2010年,辽宁设立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对辽河两岸1000米范围内进行生态封育,保护区总面积达1869.2平方公里。省政府投入3.6亿元补助资金在封育区实施退耕还河,把农民的河滩地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回租”,让辽河休养生息。
58岁的辽宁新民市杨家窝堡村村民石玉昌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家的河滩地被政府回租后,他用租金在其他地方承包更多的土地雇人耕种,收入有所增加。如今,石玉昌的生活和家门前的辽河一样,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据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忠国介绍,辽河局将62万亩河滩地退耕还河,全面恢复植被,保护区植被覆盖率由13.7%提高到60%以上,形成500公里的生态走廊和410平方公里的滩地草原。
2011年开始,辽宁用两年时间实施了“三大战役”,即辽河治理攻坚战、大浑太(大辽河、浑河、太子河)歼灭战和凌河治理阻击战。全省涉及辽河的12个市,共安排433项治污工程,全部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治污效益,使辽河流域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辽宁还出台了《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12件地方法规及相关内容的政府规章,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首次立法明确生态用水,依法保护和治理辽河。
据辽宁省环保厅提供的监测数据,到2012年8月,辽河全流域6条干流的36个断面全部持续保持在四类以上水体;到当年10月,全流域54条主要支流河持续保持在五类以上水体,按照辽宁与环保部等国家三部委签署的协议目标,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辽河达到了摘掉流域重度污染帽子的标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