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化考核,为忻城松了绑(绿色家园·差别考核调研①)--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GDP等指标让位于生态环保指标 

差别化考核,为忻城松了绑(绿色家园·差别考核调研①)

本报记者  谢建伟

2013年01月19日04: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十八大报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制度建设离不开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到实践中寻找答案。从本期起我们推出“差别考核调研”系列报道,展示几个地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敬请读者关注。    

  ——编  者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生态癌症”。广西来宾市的忻城县位于红水河下游大石山区,是广西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曾在忻城考察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感叹:“这是不毛之地,不适宜人类生存!”

  脆弱的生态亟待特别呵护。但是,过去上级考核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等指标,忻城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显得捉襟见肘。

  现在,忻城逐渐摆脱窘境。2012年12月底,记者实地探访了当地发生的变化。

  对忻城来说,比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遏制石漠化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08年,来宾市首先对金秀瑶族自治县实行差别考核(详见本报2012年12月21日第四版)。

  2009年,时任忻城县县长的韦凤云给市委书记张秀隆写信,请求将忻城也纳入差别考核试点。张秀隆连夜派秘书长去忻城调研。不久,来宾市对忻城也实行差别考核,重点考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等指标。

  “忻城是石漠化十分严重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于忻城来说,比发展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治理生态环境,遏制石漠化。”张秀隆说,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成效和经济发展状况要体现在同一张成绩单上。对各级党委、政府来说,保护生态环境不再是可为可不为的选择项,而是职责所在、须有作为的必答题。

  如今的韦凤云,是来宾市的宣传部长、副市长。她回忆道:“得到了市里的尚方宝剑,我们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关闭了红水河畔环保不达标的一家锰厂。要知道,这家锰厂每年给县财政贡献400万元,其他哪个企业贡献也没这么多。”

  锰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忻城的锰矿储量约184万吨,当时国际锰价很高,很多人都在发“锰财”。

  “差别考核之前,为了财政收入,我们不得不想办法保住那个锰厂;差别考核之后,它整改之后还不达标,我们主动要求关停。”韦凤云说,是差别考核让他们有了如此底气。

  经过大刀阔斧的整治关停,忻城的锰厂从6家缩减为1家。县长李朝晖说:“那些锰厂能耗巨大、破坏植被、污染环境,尽管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但是毁掉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我们不能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实行差别考核,政府决策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去做更符合忻城实际的大事。”李朝晖说,这两年忻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快速推进“桂中治旱和土地整治”两大工程。

  忻城县共12个乡镇,这些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特点都有较大差别。原有乡镇考核办法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导致一些资源条件差、底子薄的乡镇工作再努力,考核结果也排不上好名次,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差别化考核,给干部群众松了绑。

  各乡镇不再一哄而上搞工业,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来宾市对忻城实行差别化考核后,忻城也对12个乡镇实行差别考核。

  根据不同区块的空间结构、功能定位、生产力布局、区域特色等,忻城县将12个乡镇划分为领先发展乡镇、跨越发展乡镇、特色发展乡镇3种类型。领先发展乡镇,重点考核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跨越发展乡镇和特色发展乡镇则根据各自不同产业重点考核特色养殖业和生态高效农业。

  另外,忻城还在各乡镇开展不同类型的产业标准化建设检查评比活动,建立不以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县里将评比结果折算成分值,与评优评先、经济利益、干部使用“三挂钩”。

  这种独特的分类考核办法激发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各乡镇的发展目标更明确,不再一哄而上搞工业项目,避免了资源浪费,有利于大石山区的生态保护,形成了良性竞争态势。

  思练镇属于跨越发展乡镇,县里重点考核其生态建设。现在,镇里工作的重点就是让荒山披绿。在这个镇的厂上村,村委会主任郑晶仁告诉记者,全村利用退耕还林钱粮补助1600万元,加上80万元左右的国外援助,建设沼气池、地头水柜,在忻思公路沿线的荒山坡地上种植了荏豆、枇杷、板栗等林果1万多亩,初步形成了万亩绿色长廊,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荏豆树是做家具的上好原材料。我们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荏豆树,最早种植的那批最大单株胸径可达22厘米。目前市价每立方米高达1500元。”村民蓝瑞平说,他们家共种植了28亩荏豆树,都长在90度以上的坡地上。按照现在的钱粮补助标准,每亩可以补230元;同时在树林里种桑养蚕,发展林下经济,也是一笔收入;将来卖木材又能得一大笔钱;由于荏豆树很好打理,他们还可以抽空外出务工。

  城关镇作为县城所在地,以前不用太努力都会在考核中名列三甲。现在不一样了,县里重点考核城镇化建设,全镇干部压力加大,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积极招商引资,改进各项服务,促进城南新区征地、县城民族改造和城乡风貌改造等城镇化项目,县城面貌大变样。

  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不考核经济指标并不等于经济不发展,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经济效益。践行科学发展观,不能搞一刀切。”来宾市市长杨和荣说。

  忻城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特色发展之路怎么走?

  这里是广西著名的“金银花之乡”。金银花攀附石头生长,一些大的单株能覆盖10平方米裸岩,被农民称为“种在石头上的杂优稻”。据介绍,每亩喀斯特山地可以种植70棵金银花植株,按每棵金银花植株可涵养水分约200千克计算,一亩金银花可涵养水分14000千克。

  这几年,城关、新圩、红渡、果遂、北更、遂意等乡镇的39个村,在山地和石漠荒山上种上了金银花。县里还成立了金银花协会,新建的金银花脱水加工厂,被确定为国家级金银花标准生产基地。

  “家有千蔸金银花,不愁手中没钱花。”郁郁葱葱的金银花在绿化美化石山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目前,忻城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形成大石山区一道特有的风景。利用石漠荒山种植金银花的农户中,金银花的收入占到大多数农户收入的1/3以上,全县有27户农民成为金银花种植大户,单项收入达5000元以上,9户实现金银花万元收入。

  不仅是金银花,其他特色产业也纷纷兴起。红渡镇的甘蔗林如绿色屏障,马泗乡连片的果蔬大棚错落有致,城关镇“农家乐”乡村游风生水起……

  马泗乡依托膜下滴灌优势,打出了“马泗哈密瓜”的招牌。马泗村党支部书记欧高龙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果蔬大棚达到了629个。“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我们马泗的哈密瓜甘如蜜、香袭人!”

  忻城县壮族人口占90%以上,县里完成了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建筑民族化改造。小青瓦、坡屋面、翘屋檐,大街小巷座座白墙青瓦的楼房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壮族土司建筑扑面而来。

  日渐变好的生态环境,带火了忻城的乡村旅游。漫步城关镇内城屯,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湛蓝湛蓝的芝江源,民族风情浓郁的莫曼广场,绘上了壮锦图案的农家院落……当地人依托这个屯独特的生态条件和浓郁的壮乡风情,打造了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点,让小乡村从“洼地”向“高地”跨越。

  2012年,忻城接待游客10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8亿元。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军涛)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