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处退休首席验船主任黄志坚指出,1994至1995年审批南丫四号的造船图则时,只省览“破舱稳性”数据,他解释,当时法例没要求必须审核这些数据。香港《明报》
中新网1月17日电 香港南丫岛海难研讯进入第16日,日前委员会验船专家Neville Armstrong指出,南丫四号船底6个船舱当中,尾部舵机房及舱柜没装防水门,船身当时出现2个破洞,结果海水涌进3个船舱,令船加速沉没。负责审批南丫四号图则的海事处退休首席验船主任黄志坚昨日供称,据他近日掌握的海事顾问分析报告,纵使2船舱入水,南丫四号亦不会下沉。
据香港《明报》报道,财利船厂1994年申请建造南丫四号时,曾向海事处提交船的“破舱稳性”数据,证明船底任何一个水密舱入水,都可保船只不致实时沉没。由于专家早前发现南丫四号船尾两个水密舱没装上防水门,委员会连番质问一旦两个船舱同时入水,船会否下沉。黄志坚表示,据他所掌握一间海事顾问公司去年在海难后的研究,南丫四号即使2个船舱入水,船也不会实时下沉。
审批仅省览 律师质疑
研讯上,黄志坚忆述在1994至1995年间,财利船厂提交申请建造南丫四号的5份图则,当时的验船督察梁广就在总布置图上列出15点建议,包括要求财利提交南丫四号的“可浸长度”及“破舱稳性”详细计算方式,供海事处审批。
黄志坚指出,“审批”工作只是省览,不会仔细审核计算方法,黄亦在图则上标上“Seen”(已阅)及签署,证明已经得悉省览有关文件。
指数据只供存档
委员会代表大律师Roger Beresford质疑,一艘载客超过200人的渡轮,竟毋须仔细审阅防沉数据,黄志坚响应称不感惊讶。因为海事处对其他渡轮如天星小轮、油麻地小轮等都没有这些要求,而数据只是供海事处存档。
驻守西湾河水警总区总部的高级警司冯伟建昨日作供,表示水警在海难发生后共派出38艘船只、共200名水警参与搜救,行动直至10月5日才结束。事发当日,15名潜水员在凌晨时分共进行7次潜水任务,集中搜索下层客舱左方以及在海中搜索,结果发现5女1男共6具尸体,6人都没穿救生衣,其中包括在船舱中央、被压在座椅下的死者梁家杰。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