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交响乐团的艺术家给北斗村农民管乐队队员教学。通讯员 赵映摄
他们是拿起锄头干农活的农民,他们也是吹起乐曲博彩头的农民管乐队队员。原来的他们不识谱,分不清长号和短号,更不知道贝多芬是谁;如今的他们,最大愿望却是期盼有一天能在全国作巡回演出。
小领结、白手套、黑色乐手服……1月10日,重庆南岸区迎龙中学食堂简陋的舞台上,7个农民乐手略显紧张地为观众带来了《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两曲管乐演奏。作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迎龙镇“三下乡”慰问演出的“特邀嘉宾”,北斗村农民管乐队的首次登台演出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太意外了!当初成立乐队只是想让他们娱乐娱乐,没想到这些音乐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听完演奏,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明年,我打算请他们去北京,接受专业培训。”
起步:
这是些啥子音乐哟,像黄牛在叫唤
提到北斗村农民管乐队,那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11年,在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南岸区迎龙镇建立起了基层联系点。2012年1月,当国家交响乐团再次来到这里演出时,看到不少村民对一些乐器很感兴趣,乐团领导向当地政府建议不妨成立一支农民管乐队,这便催生了北斗村农民管乐队。
“当时有30个村民报名,国家交响乐团还赠送了5支号,做了一些基础培训。”北斗村党委书记杨孝刚告诉记者,国家交响乐团离开后,每个周末,以前学过管弦乐的迎龙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唐世勇都会给乐队上一天课。
回忆起第一天上课的情形,唐世勇哭笑不得,号子根本就吹不响,更别说音阶、运气、指法什么的了。
“大家都没得基础,我以前还跳过坝坝舞,踩得到点节奏,都算是好的了。”64岁的杨孝云是北斗村农民管乐队队长,他偷偷地对记者说,才开始练习的时候,乐队常常被村民笑,“好多人指指点点,说这是些啥子音乐哟,就像黄牛在叫唤,搞得我们都不敢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