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昨日就1月8日上午9时9分发生的地铁车厢脱轨事件再次发布新闻称,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已抵达昆明,并立即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同时,全面对空载调试运行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整改,满足载客试运营标准。
排查整改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稿称,1月8日上午9时9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列车在空载调试过程中,列车上行至离斗南站约500米段时第一节车厢脱轨,未颠覆,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司机室值班司机一死一轻伤。事故发生后,市政府领导及市有关部门及时赶至现场,迅速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和国内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市政府领导要求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并尽快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全面对空载调试运行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整改,满足载客试运营标准。
事故调查组立即展开调查
目前,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已抵达昆明,并立即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调查结果将在查明原因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按《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地铁列车载客试运营前,要进行空载试运行,空载试运行期不少于3个月。空载试运行主要是测试人员、设施水平等,为载客试运营作准备。
受轻伤员工已能正常行走
事故发生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并赶赴医院探望受伤员工。目前,受轻伤的陈俊民伤势稳定,已能正常行走,精神状态稳定。
现场回访
事发现场已无人员看守
昨天下午2:40,晚报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现场。只见地铁车辆仍和8日时一样,停在原地。破损的司机室一头朝向昆明主城方向,列车顶部有个大窟窿。此外,和前天不同,记者在现场没有见到工作人员在看守,也没有见到原来频繁在轨道上进行调试的地铁车辆。
市民声音
希望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有意外。”“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希望能确保正式运营后的安全。”“地铁一般还是安全的,我们还是信任的。”昨日,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昆明地铁脱轨事故发表了看法,他们认为在试运行阶段出事可以理解,但希望能够彻查轨道交通安全问题,消除隐患。(张勇)
关注伤者
受伤司机陈俊民已离院
脱轨事故发生后,120急救人员将19岁的受伤司机陈俊民送往官渡区人民医院救治。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部,医护人员介绍,陈俊民已于9日早上离开医院。
陈俊民今年19岁,宜良人。事故导致陈俊民的鼻骨骨折,后脑部有血肿,属于轻微外伤,没有生命危险。根据伤情,他被安排到五官科住院部26号病床治疗。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五官科住院部,发现陈俊民已经不在26号病床。医护人员称,陈俊民已于9日早上离开了医院。“他的脸上还有一点伤痕。”与陈俊民同病房的病友告诉记者,当天早上,陈俊民是在工作人员和家人的陪伴下离开病房的,他精神状况看上去还不错。
对 话
死者比陈俊民小一岁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了解到伤者陈俊民已经悄悄转到另一家医院进行治疗。陈俊民刚刚办理好入院手续,记者的出现让陈俊民及随行人员多少感到有点意外。陈俊民的头面部有些外伤,伤得最重的是鼻子,医生说是鼻骨骨折,轨道公司的通稿显示,地铁驾驶室中的暖风装置砸到了陈俊民。
记者:鼻子是怎么伤的?
陈俊民:断了。
记者:当时是被什么东西砸到的?
陈俊民:对,是被东西砸到的。
记者:什么东西有印象吗?
陈俊民:这个没有。
记者:当时你的同伴是个什么情况?
陈俊民:这个不能说。
记者:他是你的徒弟是吧?
陈俊民:对。
此时陈俊民身边的随行人员发出剧烈的咳嗽声,他的回答开始显得有些迟疑。从他不多的话语中,记者得知他毕业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已经在上海拿到了城轨驾驶的相关资质。
记者: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陈俊民:这个到后面会有通稿的。
记者:当时你是做了一个什么操作?
陈俊民:就是列车的紧急制动。
记者:那是什么东西砸到了车窗你有印象吗?
陈俊民:这个后面会整出来的。
病房里除了两个陈俊民的同学外,其他人都没有表露身份。陈俊民的同学说,他们是轨道公司派来安抚照顾陈俊民的,他们都来自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城轨运营专业,意外死亡的值班司机是他们的学弟,大约比陈俊民小一岁,不过他们不愿意透露死者的名字等相关信息。(王劲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