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评报告几无公信力 报告简本仅向公众开放十天【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我国环评报告几无公信力 报告简本仅向公众开放十天【3】

2013年01月10日09:3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国外环评报告完全公开 国内仅有报告简本向公众开放十天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仅靠环保部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够的,环评机构若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更加公开,引入社会的监督。

  马军:环评制度是从美国开始的,环评机构也会受到压力、诱惑,但他们的环评报告是需要完全公开的,也有特别充分的公众参与的过程、包括同行的评议,哪个机构要是在这中间被发现质量低劣、甚至造假的话,它的公信力很快就会丧失。在我国,环评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只有报告简本是公开的,而公开的时间只有十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我国现行的制度并非没有对此做出努力,但到了执行阶段,这种努力却总是因为利益的博弈被有意识地规避了。马军建议,相关制度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立法层面。

  马军:现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十年过去以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局面,它需要加以调整,把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细化,并且大大的加强,仅靠环保部还是难以做到大的调整。

  大连环评行业从业人员王先生也强调,环保部门的难作为正是环评报告失语的根本原因。

  王先生:像环评报告本身力度不强,因为他是咨询类的,服务企业和环保局之间的机构,他不是行政法规,可能法律法规性还不强。我觉得还是国家制度制定齐全了,环评这块的作用才能跟得上。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