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汉字由来
资料图片
年度汉字源出日本。从1995年起,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年末都向社会征集一个能代表该年世态的汉字,得票最多的当选为年度汉字。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我国开始最早评选,且评选单位较为权威的年度汉字评选应该是“汉语盘点”年度关键字词评选。另外,还有一些媒体和网站举办的年度汉字评选,如“哥”、“具”等网络用语也曾经成为年度汉字。详细>>
新加坡
《联合早报》编辑室和10位本地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专家评委团,首先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分别是改,融,怒,责,育,色,家,缓,争,德,供大家遴选。从11月19号开始,报纸陆续介绍这些汉字。这次投票活动一共收到了3000多张选票,其中有效选票近2000张。最终,“色”字以超过30%的得票率脱颖而出。排在第二的是“改”字,第三则是“德”字。详细>>
日本
从1995年起,日本汉字检定协会每年都会公布年度汉字,这些汉字由民众投票产生,每一个汉字都是日本一年来世态民情的缩影。详细>>
中国
与邻国和地区的主办机构相比,我国年度汉字的评选大多是民间行为,一般由网友评选“年度汉字”。详细>>
年度汉字是网络时代的“游戏”?
日本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挥毫写下日本2009年年度汉字“新”字。新华网华义摄
简单解读
当前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无论是对突发事件还是长期的积弊,大众都倾向于对其简单粗暴地进行情绪化解读。这是“一个标题可以号令天下”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标题足以带来风险”的时代,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们固然不是主流,但却迎合了大众的重口味。
避重就轻
在一年的365天几乎天天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要想选一个可以代表我们复杂心情的汉字真是不易。借助复杂的统计学工具,似乎也是可以选出一个众望所归的“标志性”汉字,但不得不说,实在是有点儿避难就易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年的风云变幻,这两个字似乎又屏蔽掉了太多的大势与细节,多少有些轻描淡写。详细>>
形式主义
年终岁末的各种评选多如牛毛,但如果我们的评选文化脱离现实,一味地走向锦上添花、鱼目混珠,并且沦为形式主义的鸡肋,与其如此的不痛不痒、隔靴搔痒,还真不如不评。详细>>
作秀、噱头
外媒有评论认为,两岸评选年度汉字的社会参与度和各界民众投入度,远不及日本,严孟达认为,两岸社会各界恐怕只将类似的评选视为一种“玩意儿”,因此,此类年度汉字评选,一不小心,就沦为某些媒体、网站或其他媒介平台聊备一格的“玩意儿”,既难于吸引整个社会的持续关注,也无法产生主观预期的影响效应,或许顶多就是一种噱头,或只是一种秀而已。详细>>
力不从心
所谓年度汉字,就是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字,它应当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倘若“圈子”内的人对这个字谈论得眉飞色舞,而“圈子”外的人却不明所以,需要看跟在后面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注脚,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评选的失败。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