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不仅是中国的伟大作家 也是世界上的伟大作家"--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莫言不仅是中国的伟大作家 也是世界上的伟大作家"

2012年12月10日10:38        手机看新闻

  人物名片 佩尔·韦斯特伯格—— 现年79岁的韦斯特伯格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6岁时他便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小说《肥皂泡男孩》。1997年,他当选瑞典学院院士。2005年至今,韦斯特伯格连续7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他曾经在1984年到北京和上海等地,参加文学研究活动。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16时,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届时,佩尔·韦斯特伯格会作为莫言授奖词宣读人,向全场介绍这位中国籍作家,并邀请瑞典国王为莫言授奖。12月9日,他在其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公寓中接受了独家专访,讲述了文学奖评选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从最初的“长名单”到“观察名单”,到最后神秘的“短名单”,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需耗时1年多,最后只有一个幸运儿从“短名单”中胜出获奖。对莫言的获奖,佩尔·韦斯特伯格说——“莫言不仅是中国的伟大作家,也是世界上的伟大作家”。

  重庆日报:“您当时投莫言的票了吗?”

  韦斯特伯格:“我不能告诉你。”

  重庆日报:“投票结果是几比几?”

  韦斯特伯格:“我也不能告诉你。”

  重庆日报:“莫言获奖,委员会有过争论吗?”

  韦斯特伯格:“我还是不能告诉你。”

  重庆日报:“那您能告诉我什么?”

  韦斯特伯格:“除了具体数据和别人的意见,其余问题我都能回答。要知道,这是学院内部的秘密,我们的传统是不向外界透露。”

  出人意料,与韦斯特伯格的对话竟是从他口中一连串“不能告诉你”开始。不过,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打开话匣子后,还是透露了许多评选背后的细节……

  谁推荐了莫言?

  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韦斯特伯格时,他依旧坚持原则——

  “我不能透露谁推荐了莫言,但的确有些作家很喜欢他,比如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曾连续5年推荐莫言。”

  韦斯特伯格透露,文学奖评选有三个步骤,包含三份关键名单——

  “包括最初的‘长名单’,初选的‘观察名单’和最后的‘短名单’。”年度文学奖得主须从三份名单中突出重围。

  他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会按计划在前一年的9月,把下一年度的候选人提名邀请发往全球。“次年2月1日前,学院会就收到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寄来的推荐名单。”

  莫言最早也就是出现在这份“长名单”上。“名单总共包含240多人,他们来自全世界各个角落。”他说,“我不能透露是谁推荐了莫言,但的确有些作家很喜欢他,比如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曾连续5年推荐莫言。”

  接下来,是4月的首轮淘汰。“评委会在对‘长名单’进行讨论和筛选后,从中选出25人组成一份‘观察名单’。”

  韦斯特伯格说:“我作为评委会主席,要向全体院士介绍这25人的情况。”

  到了5月底,“我们会根据院士意见,由评委会提出5人‘短名单’,最终获奖者将在他们中产生,莫言也是如此。”

  随后数月,评委们会阅读5名候选人作品,写出推荐报告,“获得诺奖的作家必须足够杰出,否则就会被淘汰!”

  9月,评委会复会进行决选。“对外公布结果前两小时,评委们会坐到一张圆桌前,把各自选出的作家名字放进盒子里,以票数多少,最终确认获奖者。”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