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余晓丽:母爱引领失足少年成长【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爱心妈妈"余晓丽:母爱引领失足少年成长【2】

2012年12月04日09:22        手机看新闻

  聊QQ:从个性签名看出“儿子”的心事

  用“爱心”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用“关爱”弥补亲情缺失,用“真情”唤醒感恩之心,用“知识”引领迷路少年走上正途——4年来的帮教经历,让余晓丽树立了四个“信条”,并始终这样去做。

  除了跟随“爱心妈妈”队伍每月不定期看望自己结对帮教的孩子,余晓丽还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自己搭乘公交,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再下车步行半个钟头,才能与“儿子”见上一面,不管多忙多累,她从未抱怨一句。

  为了更好帮教失足少年,余晓丽主动与孩子们的亲生父母联系,沟通教育方法,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带到未教所,让他与失足少年交朋友。

  余晓丽的第一个“儿子”小伟(化名)去年从未教所出来后,余晓丽一直和他保持联系,不管是工作、生活、感情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小伟都要通过电话或者QQ与余晓丽进行交流,甚至交了女朋友,都是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余妈妈”。

  有一次,余晓丽看到小伟的QQ个性签名上写着“要做就做的狠心点”,“我一猜就知道他有心事了,果然就是在与女友交往上出了问题。”余晓丽说,通过开导和劝说,他终于自己想通了,决定尊重对方的选择。

  当看到小伟的QQ个性签名上写着“不管风雨多大,只要自己坚持,总会有晴朗的那一天”时,余晓丽终于放下心来。

  献爱心:不怕别人说闲话

  余晓丽的爱心温暖了失足少年,但有时,也难免被他人误解。

  “有些人觉得我们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余晓丽无奈地说,“他们不理解,自家孩子教育起来都有点恼火,哪有精力再去帮助那些素昧平生,而且还犯过错误的孩子。”

  在街道社保所党支部会上,余晓丽经常把帮教失足少年的情况一五一十向党组织汇报清楚。“刚开始难免有一些闲话,有人质疑我是在‘作秀’,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只是觉得要对得起自己的心。”余晓丽带着诚恳表情说道,“孩子们失足犯了法,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他们不是不可救药。如果家庭和社会再抛弃他们,他们一生就毁了。”

  在余晓丽和其他“爱心妈妈”的努力下,两路口街道“爱心妈妈”队伍不断扩大,“妈妈”、“爸爸”们通过节日看望、趣味活动、书信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失足少年走出心理阴影。

  失足青少年帮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给孩子更多形式、更持久的爱。余晓丽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把关心和爱传递给他们。”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