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目前保存有近40万枚木活字,取材多用梨木、荷木。主要用于印刷族谱,有时也用来刻印经书。刻印艺人称“谱师”,他们各自以“堂”为单位,一般四五人一堂,最少的两人一堂,有堂号,如“文林堂”“文斋堂”等。
据戴先良介绍,去年,一位80多岁的“谱师”去世后,全县木活字印刷技艺作坊的“谱师”只有4个,其中年纪最大的60多岁,年龄最小的邱志强34岁。
将木料裁成指甲盖大小的长方形木坯,在上面刻繁体反字,然后拣字、装版、打墨、装订成书……对木活字印刷的这一系列工序,邱志强早已熟稔在心。
木活字印刷的“活态”存在,主要依靠修谱。修谱前,族中元老会联系邱志强,签订合同,雇人把工具挑到祠堂。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邱志强吃住都在祠堂,直到修谱完毕。
乡下修谱生活枯燥无聊,“吓”跑了许多年轻人。“有的只学了几天就受不了。”邱志强说,“这么多年带过20几个徒弟,目前能传承技艺的只有一个,他跟了我五六年。”
而主要依靠修谱的模式也遭遇了瓶颈。族谱一般30年一大修,因为之前周边的族谱已经修得差不多,2011年正月修完“夏氏谱”后邱志强已经有一段时间接不到修谱的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