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反对派”变成“铁杆粉丝”
陈冉这块踏实干事儿的“金子”果真发出了光芒。2008年底,镇上接管建设永乐经济开发区,陈冉被安排到开发区工作。2009年,他又被调到镇政府组织部。
这时,大学生村官3年任期已满,陈冉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他参加了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接连报考了3个职位,终于在第三次成功进入资格复审、面试考察阶段。
和3年前一样,就在陈冉以为自己即将迈入公务员行列时,“去陈辛庄当书记”这样一个选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陈冉笑道:“当时镇党委给我搭建了平台,我就想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先到基层锻炼锻炼,等公务员结果出来了,如果考上了再走呗。”没想到,公务员面试时间与村委会换届大会撞了车,陈冉根本脱不开身。“现在想起来,是有点遗憾,但是我并不后悔。”
不过,让陈冉没想到的是,陈辛庄村对于他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从村干部到村民,都无法接受一个“外来”的“年轻人”成为村里的一把手。陈冉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用事实让他们心服口服。
陈冉到任时正是4月底麦收时节。麦收过后,就该种玉米了。初种的玉米必须马上浇水才能确保出芽。然而时逢天旱,河里没有水,浇灌只能靠打井。陈辛庄有11口井,当时有4口井可以正常使用,其余7口井因为没有泵,迟迟无法投入使用。村里的干部已经沟通申请许多次,一直没能解决问题。陈冉得知情况后,直接找到镇党委请求领导帮助。经过镇领导与相关部门协调,他直接开车带人到公路站,把库房里仅有的12台水泵“抢”了11台拉回村,并尽快组合安装投入使用,帮助村民渡过了难关。正因如此为民着想,陈冉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信任,在担任村支书40天后,他以80%的得票率,高票当选了陈辛庄村村主任。
从前,村里用电流失严重,每年损失高达五六万元。陈冉大胆拍板,预支一年的“亏损”进行电路改造,把老旧耗电的电表、电线更换一新。除了解决硬件问题,陈冉还规范了村里的用电管理制度,避免人为浪费。
到任第一年,陈冉踏踏实实做了不少实事,村里百姓受益不少。然而年底测评时,陈冉却被浇了一头冷水。按照镇里的目标,村干部测评需要达到95%满意率,而陈冉只达到了90%。“当时可沮丧了。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为村里发展作贡献,为什么老百姓不支持我?”为了解除疑惑,陈冉挨家挨户询问老百姓不满意的原因,当面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第二年测评时,村里百姓对陈冉的支持率就达到了99%。
以前村里有村民说:“陈辛庄选不出人了么,派一个小屁孩来当书记?”现在,说这话的村民已经变成陈冉的“铁杆粉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