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的公示

![]() |
248 徐寶明 |
![]() |
249 徐 輝 |
![]() |
250 高 學 |
![]() |
251 黃日清 |
![]() |
251 陳德全 |
![]() |
251 李金龍 |
![]() |
252 黃 劍 |
![]() |
252 宋 歡 |
![]() |
252 周秀坤 |
![]() |
253 梁 博 |
![]() |
254 彭清林 |
![]() |
255 蔡旭雙 |
![]() |
256 蔡 鬆 |
![]() |
256 張兆軍 |
![]() |
257 熊亞洲 |
![]() |
258 繆梅清 |
![]() |
301 馬志祥 |
![]() |
302 王長義 |
![]() |
302 王長信 |
(上接第十三版)
248 徐寶明
徐寶明,男,漢族,1954年10月生,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觀音堂二社區居民。
徐寶明長期主動參加學校門前交通引導志願服務。車輛失控沖向學生的危急時刻,他不顧自身安危,以血肉之軀守護學生安全,為孩子們撐起生命的保護之傘。
退休后的徐寶明,在接送外孫上下學過程中發現,早晚高峰校門前人流車流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於是,徐寶明投身學校交通志願服務活動,義務疏導交通,維護校門前的秩序。每逢早高峰,他都准時出現在校門前的路口,寒來暑往,從未缺席。看護學生、提醒家長、引導車輛,徐寶明也因此收獲了一個個孩子的笑臉。家長們都說,有徐爺爺在這兒,心裡就踏實。讓每一個孩子平安而來平安而歸,是徐寶明最大的願望﹔在志願服務崗位上一直發光發熱,為更多人送去幫助和溫暖,是他最堅定的信念。
2021年5月12日早高峰,學生們正在有序進入校園。此時,校門前一輛小客車由於駕駛員操作失誤,失控沖向學生們,情況十分危急。正在校門口維持秩序的徐寶明第一時間沖上去,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汽車和學生之間,並把身邊的幾個孩子推開。徐寶明被汽車撞出幾米后,倒在血泊中失去了意識。送醫后,他被確診為身體多處骨折。手術后蘇醒過來,他的第一句話是:“孩子們怎麼樣了?”
隨著身體逐漸康復,在照顧患病老伴的同時,徐寶明又重新回到了志願服務崗位上,參與交通引導、義務理發、打掃衛生等工作。遇到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他也跟著隊友們執勤、站崗。他以堅持志願服務、投身公益事業的執著精神,帶動更多人加入奉獻的行動中。
徐寶明榮獲首都道德模范提名獎、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等。
249 徐 輝
徐輝,男,漢族,1961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通州建總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
徐輝面對洶涌湍急的水流,義無反顧英勇救人,不幸犧牲,書寫了舍身成仁的壯烈人生。
當時,62歲的徐輝已在青海西寧工作多年。作為工程項目經理,他於2009年第一批進駐青海。當時的青海工程建設現場環境困難多,他和同事們為了保質量、趕進度,吃住在工程現場,為青海城市建設貢獻著自己的熱血和力量。
2023年7月19日中午,徐輝與同事劉崗等3人在河邊散步,突然發現一名女子落水,向大中水電站引水渠沖去,情況十分危急。由於有高高的鐵絲網擋著,他們無法馬上下河救人,眼看著這名女子被河水沖往下游,幾人便沿著河岸追趕。焦急萬分的徐輝爬上兩根橫架在水渠上方的水管,縱身跳入激流。在翻滾的漩渦裡,他奮力抓住了落水女子。但由於水流湍急,體力耗盡,徐輝和落水女子都被水流卷走失蹤。經過拉網式搜救,7月20日凌晨,在大中水電站水渠下游,一個深10余米的小型發電廠大壩壩底渦輪發電機葉輪處,發現了徐輝和落水女子的遺體。令在場所有人感動的是,遺體被打撈上岸時,徐輝的雙臂仍保持著向上托舉的姿勢。
徐輝的默默付出,源於刻在骨子裡的善良。在家裡,父母早年離世,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弟弟妹妹﹔在工地,他是工友們的親人、貼心人,為困難員工送吃的用的,對病重的員工父母施以援手﹔在村裡,他積極參加敬老扶幼、愛心慈善等活動,捐資捐物。
徐輝榮登“中國好人榜”。
250 高 學
高學,男,漢族,1968年12月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泰金客運班車司機。
高學平時是一位熱心助人、服務周到的客運班車司機,危急時刻他挺身而出,成為火海救人的英雄。
2020年7月23日傍晚,高學像往常一樣,送完最后一名乘客,來到一家小飯館吃飯。由於飯館房屋電線線路老化,房頂突然起火。正值飯館人流高峰時段,一時間人們驚慌失措、亂作一團。房頂的火勢在大風的助推下越燒越猛,並開始向兩邊蔓延。就在大家慌亂之際,高學跑回車裡拿出滅火器,沖進飯館開始滅火,同時呼喊周邊群眾有序撤離。火借風勢,房梁和棚頂已經完全被燒著,天花板噼啪作響並開始掉落。高學站上桌子舉起滅火器,迎著濃煙和熱浪向上噴洒,然而車載滅火器容積較小,很快就用完了。正當高學轉身回去拿第二個滅火器的時候,一根著火的大檁木砸到他的右臂上,一個踉蹌,他便被大火包圍了,身上的衣物也開始起火。危急時刻,消防車趕到了現場,高學被送往醫院。高學在救火過程中被著火的檁木砸傷,導致右臂骨折,后背三度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40%。
高學的英勇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每當他做康復治療,別人問他傷得這麼重后不后悔時,他總是堅定地說:“情況緊急,飯館裡那麼多人,必須去救!”如今,高學通過康復治療已經能夠正常從事客運工作,依舊是那個待人熱情、服務周到的客運司機。
高學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51 黃日清
陳德全
李金龍
黃日清,男,漢族,1960年6月生,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湖雲鄉劉夏村下柴自然村村民﹔陳德全,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石鎮鎮雙山村新河自然村村民﹔李金龍,男,漢族,1952年11月生,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石鎮鎮雙山村新河自然村村民。
黃日清、陳德全、李金龍在聽到河裡的呼救聲后,挺身而出,接力將6名落水孩童救上岸。
2023年3月4日16時許,黃日清騎著電動車途經萬年縣新河村時,發現有數人在河水裡掙扎。腿腳不便的黃日清立即丟下電動車跳入河中,全然不顧河水的冰涼刺骨,一邊全力施救,一邊大聲呼喊。在黃日清的全力救助下,離岸邊較近的3名落水兒童相繼被拉拽上岸,脫離了危險。衣服濕透的黃日清被凍得瑟瑟發抖,曾經受過傷的腿劇痛難忍,體力有些不支。遠處的3個小孩情況愈發危急,看到離河岸最遠的那個小孩更是一動不動,黃日清心急如焚。
緊急關頭,聽到呼救聲的村民陳德全、李金龍及時趕到。陳德全二話不說,縱身跳進河水裡,在寬約10米、深約3米的河中奮力開展救援。黃日清、李金龍二人一個在水裡,一個在岸上,及時接應。經過幾個來回,在三人齊心協力下,落水的兒童被全部救上岸。臉色發青的孩子在吐出幾口水后,也轉危為安。等到附近的村民聞訊趕來,凍得瑟瑟發抖的陳德全等人悄悄回了家。事后,有人問陳德全,是否考慮到自身年紀大,下水救人會有危險時,陳德全說:“當時根本想不到這些,我就想著要趕緊把幾個小孩救上來。”孩子家屬帶著禮物感謝救命恩人,也被三人婉拒。
黃日清、陳德全、李金龍三人榮獲江西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52 黃 劍
宋 歡
周秀坤
黃劍,男,土家族,1987年8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踏梯村村民﹔宋歡,男,土家族,1989年5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踏梯村村民﹔周秀坤,男,漢族,1971年7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隴洞村村民。
黃劍、宋歡、周秀坤三人在群眾面臨生命危險的緊急關頭,不顧個人安危,在洪水中搭建生命通道,成功營救受困群眾11人,生動詮釋了救人於危難的人間大愛。
2023年6月30日9時,黃劍和宋歡從縣城趕回村裡參加黨員大會。經過209國道黃土坡路段時,遇到山洪暴發,二人立即跳進渾濁的洪水,協助交警推車。忽然,他們看見一名女子從被洪水沖走的車中游出,湍急的水流將其往下游沖去。黃劍、宋歡等人追著女子沿岸搜索,最終在一片竹林中將其平安救出,二人回到原處繼續參與救援。當看到一名大貨車司機由於不會游泳,正站在車頂等待救援時,黃劍急中生智,在路邊找到一根長竹竿遞給貨車司機,和交警等人合力將司機拉上了岸。當看見不遠處的公交車頂上,還有1名司機和3名乘客被困,黃劍利用竹竿將他們慢慢往岸邊拖,宋歡等人則沿岸協助轉移,把他們送到安全區域。
救完4人后,大家發現在路對面的鋼管堆上還有5人被困。隨著洪流越來越急,施救十分困難。關鍵時刻,周秀坤游回家取來游泳圈、救生衣和繩子等施救工具。周秀坤冒著生命危險來去兩次,一共拿了30余件救生衣、20余個游泳圈,還有2根救生繩。他與黃劍配合,在洪水中奮力將游泳圈、救生衣送到鋼管堆上的受困群眾手中。黃劍麻利地將繩子系在一根鋼管上,另一端系在岸邊的樹上,形成一道繩索救生通道。5位受困群眾順著繩索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
黃劍、宋歡、周秀坤三人榮獲湖南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53 梁 博
梁博,男,漢族,2004年8月生,共青團員,黑龍江東方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學生。
梁博在勤工儉學期間突遇火情,他火場逆行,身負重傷﹔傷后無怨無悔,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展現了當代青年的勇敢與擔當。
2023年暑假,梁博到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一家燒烤店打工。8月11日凌晨1時,梁博下班回家,剛走出燒烤店,就看見斜對面一家商店起火。危急時刻,梁博來不及思考,毫不猶豫地沖向火場。發生火情的商店住有一對老年夫婦,此時火勢已經蔓延開來,梁博沖進去后立刻幫助老人滅火。
就在梁博奮不顧身救火時,商店內存放的便攜式丁烷氣瓶遇火燃爆。梁博被一團大火直接頂出門外,感覺身上有明顯灼傷,疼得無法動彈。后來,經群眾合力扑救,大火被扑滅。梁博被嚴重燒傷,周圍熱心市民撥打120將梁博送往醫院治療。梁博全身多處二度燒傷,頭頂、面部、雙小臂、雙手等部位大面積皮膚灼傷。然而,醒來后的梁博卻依然牽挂著被困老人的安危。記者問梁博:“如果再有這事你還會勇往直前嗎?”他不假思索地說:“如果再遇到這事,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梁博熱心公益,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積極參加愛心幫扶等志願服務活動。在梁博的老師、同學眼中,他是勤奮踏實、向上向善的好學生。他樂於助人,對於有困難的同學,總是主動伸出援手。
梁博榮登“中國好人榜”。
254 彭清林
彭清林,男,白族,1992年10月生,浙江省杭州市美團外賣配送員。
彭清林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從12米高的橋上一躍而下,勇救落水女子,書寫了平凡英雄的感人故事。
2023年6月13日下午1點多,彭清林騎著電動車送貨,行駛至西興大橋時,路上突然堵了起來。“有人跳江了!”突然,耳邊傳來了呼救聲,他發現有個女子在江裡掙扎,沒一會兒,整個人就沉到江面下。彭清林不顧旁人勸阻,取下眼鏡、脫下鞋子、扔下手機,從12米高的橋上縱身一躍。跳入江中的那一刻,疼痛席卷全身,彭清林整個人快暈過去了。因為近視看不清,彭清林認真搜索,才發現落水女子就在自己不遠處,他忍痛快速游過去。此時,女子隻有一隻手露出江面,彭清林一把將人拉起。女子嗆了水,不斷咳嗽,彭清林用手臂攬住女子,往橋墩方向拉。彭清林將女子拉到距離兩人不遠的橋墩邊后,又跳入江水中想去拿橋上扔下來的救生圈。此時,杭州市公安局錢江水上派出所的民警駕快艇趕到,迅速對兩人展開了救助。彭清林協助民警將落水女子送上快艇。民警讓彭清林上船一起回碼頭,但他執意要直接游到岸邊。落水點距離江岸邊不是很遠,彭清林自行游上了岸,步行回到西興大橋。戴上眼鏡,穿上鞋,收拾好手機,彭清林騎著電瓶車繼續工作。
彭清林救人后身體一直處於疼痛狀態,第二天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胸椎壓縮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療。彭清林英勇救人的事跡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揚,他在家鄉湖南省桑植縣成立了“彭清林愛心公益中心”,把見義勇為的部分獎金捐贈到公益中心,幫助家鄉24名困難學子。
彭清林榮獲浙江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55 蔡旭雙
蔡旭雙,男,漢族,1990年9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鬆原市公安局寧江一分局巡特警大隊輔警。
從危難時刻屢顯身手到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蔡旭雙退伍不褪色,始終保持軍人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用心用情服務群眾。
2021年8月9日17時許,蔡旭雙下班回家路上遇到一家飯店失火。面對混亂的火災現場,蔡旭雙義無反顧沖進飯店。他搜尋了兩遍,確定沒有群眾被困后,到隔壁店家借來兩個滅火器,再次沖進火海。起火點在廚房,油鍋和煙道明火很大。蔡旭雙先關閉廚房牆上的電閘,再用滅火器對准火點噴射。兩瓶滅火器用完了,火卻沒有扑滅,他被濃煙嗆得幾乎窒息,隻好退出火場。稍作調整,他第三次沖了進去。突然,他臉上的濕毛巾掉落,一股濃煙竄入口鼻,頓時一陣眩暈,他強忍住頭暈繼續滅火。廚房的明火終於被扑滅了,飯店外面排煙管道的火又大了起來。他組織大家合力扑救,成功控制住火勢,為樓上居民及時撤出和消防救援人員滅火爭取了寶貴時間。
蔡旭雙樂於助人,多次救助群眾。2021年12月10日23時許,蔡旭雙和同事在回家路上發現一名醉酒的年輕人,在刺骨寒風中躺倒在地,已經失去知覺。他們立即將這名年輕人背到附近的商鋪中,一邊撥打120求救,一邊想辦法聯系對方家屬,隨后協助救護人員將其送至醫院。2022年7月4日10時許,蔡旭雙和同事在鬆原市鬆花江大橋中間發現一名要輕生的男子,蔡旭雙和同事從兩側包抄,合力解救並安慰勸導男子,成功使其放棄輕生念頭。蔡旭雙還熱心公益、幫助鄰裡,積極參與困難群眾幫扶、慰問老兵等志願服務活動。
蔡旭雙入選“吉林好人”。
256 蔡 鬆
張兆軍
蔡鬆,男,漢族,1980年4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秋浦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兆軍,男,漢族,1988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蔡鬆、張兆軍路遇汽車墜湖,司機命懸一線,他們奮不顧身跳入冰冷湖水展開救援,拼盡全力將司機營救上岸。
2022年3月20日9時30分左右,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平天湖風景區一號橋與二號橋之間,一輛汽車失控墜入湖中,車身迅速下沉,車中司機被困。行車路過的蔡鬆和張兆軍發現險情,立即停車。張兆軍毫不猶豫縱身跳進冰冷湖中,隻用了十幾秒便游到了車輛跟前。張兆軍發現被困的司機是一名孕婦,水已經沒過她的腰部,因水下壓力太大無法打開車門。張兆軍一邊用手拼命拉著車門,一邊用腳猛蹬車身,最終拉開了車門。他從車中將落水孕婦拉出,並托舉著孕婦奮力游向岸邊。離岸兩三米時,拼盡全力的張兆軍實在游不動了,身體慢慢沉了下去,卻還用手將落水孕婦努力向上托舉。
留在岸上聯絡救援力量的蔡鬆見此情景,奮不顧身跳入冰冷的湖中,掙扎著沖向兩人。蔡鬆向孕婦伸手,憋足一口氣用力向岸邊拉去,已經疲憊不堪的張兆軍借力也露出了水面。當三人精疲力竭終於平安上岸,落水的車子已經完全沉沒了。
蔡鬆、張兆軍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57 熊亞洲
熊亞洲,男,漢族,1969年7月生,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蒙泉鎮上五通村村民。
熊亞洲在一次突發火災中,不顧自身安危,面對熊熊烈焰,三入火場救人救物。最終火被扑滅了,他卻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2020年1月13日19時,蒙泉鎮上五通村1組村民黃某家意外失火。走在回家路上的熊亞洲聞聲趕到火場,因火勢太大,消防車又還在趕來的路上,熊亞洲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沖進廚房,搶出2個液化氣罐。火勢越來越大,有從廚房屋頂向其他房間屋頂蔓延、殃及隔壁農戶的態勢。熊亞洲迅速找來長梯和鋤頭,與隨后趕來的村民一起爬上正在燃燒的屋頂,用鋤頭扒開瓦片,拆除木質檁條,在房頂形成一條防火帶,有效阻止了火焰蔓延。
從屋頂下來后,他又拿起水管再次沖進廚房滅火。此時,房屋前頂部分突然垮塌,熊亞洲躲避不及,右腿被水泥屋檐砸中,當場血流不止,人也意識模糊。盡管經過搶救,熊亞洲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由於右腿踝關節處以下高度粉碎性骨折,右腿不得不截肢,造成終身殘疾。事后,熊亞洲並未因為失去右腿而自暴自棄,不但婉拒了蒙泉鎮政府為他安排的公益性崗位,還憑借自己的努力,建起小型養殖場,靠自己的雙手維持家人的生活。
即便經歷如此傷痛,熊亞洲依然是那個熱心腸的“老熊”。隻要看到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他都會伸出援手。當談及是否后悔當時義無反顧沖進火場時,熊亞洲總是樂觀地說:“不后悔,不后悔。人這一輩子都是這麼過的,隻要別人有需要時,我能盡我的能力幫到別人,心裡就會特別踏實開心。”
熊亞洲榮獲湖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258 繆梅清
繆梅清,男,漢族,1950年11月生,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五秦村村民。
繆梅清始終牢記“繆家愛救火,一代傳一代”的家訓,50多年來跟親人們義務救火,成功扑滅火災3000余起,減少群眾財產損失2000余萬元。
繆家祖輩就承擔了四鄰八鄉的滅火工作。繆梅清雖然從小一條腿受傷致殘,但並不影響他義務救火的決心。1971年,繆梅清從父親手裡接過了消防龍頭。滅火隊有6名隊員,由繆梅清和他的兄弟們組成。50多年來,隻要接到火警,他們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不要任何報酬。2017年2月的一個傍晚,鎮上一家油品廠突發火情,繆梅清接到救火電話,立馬丟下飯碗,帶領大家奔赴現場,尋找水源、鋪設水帶,協助消防隊員滅火。經過3個小時的緊張扑救,火情終於得到控制。2022年年初,鄰村一戶人家失火,繆梅清在救援中被火星濺到,衣服著火燃燒,他邊脫衣邊跳到附近河裡,從河裡爬上來后,又不顧寒冷趕緊疏散圍觀群眾,防止更大事故發生。
2005年,繆梅清將祖輩傳下來的一台清朝年間的滅火木質水龍無償捐獻給江蘇省消防單位。多年來,繆梅清鑽研救火設備,將自家院子改造成“生產車間”,除鏽、銑削、打磨、焊接、噴漆……一道道工序過后,手工水龍、手扶拖拉機等,都變成了稱手實用的消防裝備,他也成了當地消防救援部門認可的消防器材專家。
繆梅清對洛社鎮石塘灣片區的村頭巷尾非常熟悉,在火災救援中發揮著“迅速響應、預先研判、機動靈活、滅早滅小”的重要作用。消防救援部門將他們納入當地消防救援體系,作為重要消防應急機動力量。繆梅清不僅參與救火,還向村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幫助村民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周邊地區火災發生率顯著降低。
繆梅清榮獲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按姓氏筆畫為序)
301 馬志祥
馬志祥,男,漢族,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長安鎮前進村黨委書記、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馬志祥堅持以誠立身,帶領村民誠信經營、抱團發展,做大做強村集體產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讓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1年,馬志祥當選前進村黨支部書記。面對村集體經濟薄弱、無資金、無項目的狀況,他充分利用前進村城郊優勢,用工業化思路謀劃農業發展。在他的帶領下,前進村先后建成高標准日光溫室236座,注冊了“長綠”牌蔬菜商標,實現棚均收入1萬元以上。馬志祥又引進延后技術種植紅提葡萄540畝,實現棚均收入3萬元,前進村人均收入再創新高。
馬志祥堅守“養最好的牛,讓老百姓喝上放心奶”的承諾,決心建成甘肅最大的奶牛場。牛場創辦初期,馬志祥主動擔當,融資入股合作社,以“風險我擔,利益共享”的承諾,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經過10余年的發展,牛場發展成為擁有員工1800余人、存欄奶牛6萬頭的現代化企業。
馬志祥在前進村建立養老保障制度,為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100元至800元的生活補貼,每天免費供應半斤鮮奶﹔建立村獎學金,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給予3000元至5000元獎勵﹔每年8月29日“愛村日”,村裡拿出600多萬元,獎勵在村集體事業發展中成績突出的致富標兵、產業能人﹔設立前進牧業幫扶專項資金,提升困難家庭造血功能。馬志祥還在東鄉族自治縣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建設3000頭規模肉牛養殖基地,帶動該縣2689戶通過肉牛養殖增收致富。
馬志祥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302 王長義
王長信
王長義,男,漢族,1955年11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泰安市金麥香面粉制品廠董事長﹔王長信,男,漢族,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泰安市金麥香面粉制品廠總經理。
(下轉第十五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6日 14 版)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