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把握好政治家辦報的時代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3】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楊振武
2016年03月21日02: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過好互聯網這一關

  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互聯網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一再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裡手。堅持政治家辦報,就要管好用好互聯網,這是新形勢下鞏固新聞輿論陣地的關鍵。

  新聞輿論工作的對象是人。堅持政治家辦報,必須正視我國網民規模已超6.8億、手機網民規模已超6.2億這樣一個現實。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各種媒體、各種終端不僅進行著新聞資訊的競爭,更有觀點的交鋒、價值觀的較量。互聯網以其共時性、共享性,構成復雜多變的輿論場。佔領不了互聯網信息傳播的制高點,就站不穩新聞輿論工作的新高地,就掌握不了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涉深水者得蛟龍。隻有熱情擁抱互聯網,善於利用互聯網,才能讓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最大正能量”。

  過好互聯網這一關,必須能管互聯網。當前,新媒體方興未艾、后來居上,其受眾數、影響力正逐步超越傳統媒體,成為重要新聞輿論陣地。人在哪裡,新聞輿論陣地就應該在哪裡﹔新聞輿論陣地在哪裡,黨管媒體就應該落實到哪裡。新媒體不能脫離黨的領導,更不能成為“法外之地”。如果管不住新媒體,黨管媒體的原則在互聯網上就會被架空,我們就會犯下歷史性錯誤。堅持政治家辦報,就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政治安全的高度,把能管互聯網作為黨管媒體的關鍵,緊緊抓住、切實管好。

  過好互聯網這一關,必須會管互聯網。會管互聯網,重在管導向,使新媒體在導向上與傳統媒體一個標准、一個要求、一條底線。新媒體不能迎合庸俗低俗的趣味,不能模糊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這是導向上的底線。要加強內容監管,及時清理網絡謠言和各類有害信息﹔引導新媒體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內容審核把關﹔教育引導廣大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等等。隻要堅持科學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形成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新媒體就一定能管好。

  過好互聯網這一關,必須用好互聯網。對於互聯網,我們不但要能管、會管,還要用好、辦好。所謂用好,就是要參與進去、深入進去、運用起來,關鍵是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隻有新型主流媒體發展起來,用戶數不斷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才能有效佔領互聯網輿論陣地,實現網上負能量與正能量的此消彼長。要研究和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在網絡輿論場這個新的舞台上,演得好新角色,吸引來新觀眾。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責任使然。

  能否讓黨的聲音在互聯網上更響亮、傳得更遠,是檢驗新聞輿論工作是否適應時代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堅持“互聯網+”,而不是簡單地“+互聯網”﹔不是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直接搬到網上,而是把互聯網作為平台,以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規律來謀劃布局新聞輿論工作。近年來,人民日報社大力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已由過去的一份報紙轉變為全媒體形態的“人民媒體方陣”,擁有報紙、雜志、網站、網絡電視、網絡廣播、電子屏、手機報、微博、微信、客戶端等10多種載體、數百個終端載體,覆蓋用戶總數達到3.5億。在開拓新興輿論陣地、以主流價值影響網絡輿論生態的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對於新聞輿論陣地,必須搶先佔領、積極利用,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責編:曹昆、盛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