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法規室答疑:怎樣算是"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央紀委法規室答疑:怎樣算是"妄議"中央大政方針

2015年12月27日17:2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綜合中紀委網站消息,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紀律底線。為推動“兩部黨內法規”的學習和宣傳,中紀委網站推出“‘兩部黨內法規’權威答疑”,特請中央紀委法規室陸續解答網友關注問題。

第27條、第30條和第34條結合起來看,可理解為在發現黨員涉嫌違法犯罪行為后,給撤職以上處分。如果先給了處分,移送司法后不起訴、免於刑罰或者改判了,被處分的黨員可能以判決結果來申訴,紀檢機關可能又要重新調整作出相應的處理。而如果移送等司法判決后再處分,又不能體現快查快結的要求,且第27條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更好體現這三個條文的規定要求?

中央紀委法規室:《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27條規定,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刑法規定的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在執紀實踐中,對於涉嫌故意犯罪且可能被司法機關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或者被單處或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一般可以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涉嫌過失犯罪,可能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也可以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以與移送司法后的司法處理結果保持協調。對於涉嫌犯罪但情節輕微,人民檢察院可能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決並免於刑事處罰的,則可以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對黨員是否涉嫌違法犯罪、涉嫌犯何罪、司法機關可能做何處理有不同認識,爭議較大的,也可以先依紀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在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前,至遲應當在人民法院二審終審判決前,依據司法機關對黨員涉嫌違法犯罪處理意見做出紀律處分。如果移送司法前已經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但在司法審判中作出無罪判決的,應當根據司法審判結果重新作出相應處理。

第46條中“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何為“妄議”?具體的標准是什麼?怎樣算是正確的討論議論,怎樣算是“妄議”?

中央紀委法規室:“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是這次修訂新增的違紀行為。之所以這樣規定,最重要的依據是黨章。黨章在總綱中規定堅持民主集中制是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它一方面要求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又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証全黨的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保証黨的決定得到迅速而有效的貫徹執行。黨中央在制定重大方針政策時,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充分聽取有關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建議,但是有些人“當面不說、背后亂說”“會上不說、會后亂說”“台上不說、台下亂說”,實際上不僅擾亂了人們的思想,還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妨礙中央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造成了嚴重后果。對該類行為應當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給予相應的處分。對於情節輕微的,可以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組織處理。 

(責編:袁勃、張玉珂)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