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8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衛計委、民政部等部門《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日前,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貫徹落實《指導意見》作出了進一步的說明。
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12億,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老年人就醫問題日益凸顯。目前,我國各類養老機構達4萬多家,但真正具備醫療服務能力的隻有20%多一點。
《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准規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到2020年,符合國情的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為此,民政部門為貫徹落實《指導意見》,還將協調配合衛計委等部門,統籌考慮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設置規劃,加強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建設。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的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和生活不能自理、經濟困難老年人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制度,會同財政部和全國老齡辦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文件,明確資金渠道、補貼內容和管理方式。鼓勵多方社會資源參與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同時還將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作為促進健康養老的重要舉措。
“在打通政策瓶頸的同時,要避免個別養老機構‘挂羊頭賣狗肉’騙取醫保資金,避免醫患糾紛、養老糾紛等無序混亂的局面。要規范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市場行為,形成‘寬建嚴管’的監督機制。”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