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4日08:16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南非約翰內斯堡桑頓會議中心街景,該中心是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會場所在地。
南非是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舉辦地所在,也是中國與非洲合作的重要伙伴。習主席此次也將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如何看待當前中非合作的前景,中國與南非的關系發展還有哪些亮點?日前,來自中國和南非的政、商、學界人士聚首中國經濟網演播廳,就中非合作成果與前景這個當下熱門話題展開解讀。
嘉賓:
南非駐華大使館代辦 馬海露
南非標准銀行經濟學家 史杰文
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研究院原院長 霍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 徐洪才
看趨勢:
中非合作潛力巨大
主持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2月2日到5日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此次峰會的主題是“中非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如何看待這一主題?
徐洪才: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未來10到20年之間,我們要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制造業水平,加強與國際的合作。現在非洲正在推進“2063年議程”,也要實現現代化、工業化,我們之間可以優勢互補,推進南南合作。雙方為發展中國家樹立合作“樣板”,將來對其他新興經濟體有積極的示范效應,也為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馬海露:南非和中國1998年建交以來已經簽訂了很多重要協議,合作也在推進和發展。這當中不僅有經濟合作,還有人文交往,比如去年是中國的“南非年”,今年是南非的“中國年”。今年是中國第一次在非洲大陸舉辦峰會,論壇最后的文件也將會由兩個主辦國共同起草和書寫。峰會上會重點關注基礎設施、工業化、人力資源發展、技術轉讓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內容。非洲也非常關注減貧、增加就業以及其他發展重點。
主持人:這是習主席第二次出訪南非,這次出訪又會給南非帶來哪些機會呢?
史杰文:本次會議所發生的背景有很大變化。現在大家有一些擔憂,特別是擔心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國,可能會導致非洲依賴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其實長期來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非洲也有很多優勢。過去三十年,雙方的比較優勢都在增長,能不斷開啟新的合作領域。我們將會看到新的基礎設施發展的計劃,包括農業、食品加工、制造業等。
霍建國:南非目前的整體經濟結構和產品競爭力跟中國還是比較接近的,雙方在具體的合作項目上已經走過了資源合作的階段。前幾年中國在自然資源領域投資的量比較大,這幾年開始在制造業和各種服務業上面投資。這種互利合作的內容豐富潛力大。很多跨國公司在后期發展上,需要與投資對象國全方位合作。中非在這個階段的合作剛起步。我更看好制造業方面的合作。
徐洪才:我覺得除了制造業以外,在金融服務領域我們也可以展開合作。比如南非標准銀行就有中國工商銀行的參股。中非之間的經貿規模已今非昔比,突破了2000億美元的規模,未來幾年還有快速上升的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開展金融合作,用本地直接結算可以規避風險,降低金融成本。
國際方面也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比如說同為金磚國家成員國,在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投行的建設上也可以展開合作。在全球治理格局中,雙方攜手更多地發出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合理訴求和呼聲。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一個大陸,中非在很多方面可以有共同的利益。未來我們也面臨共同的挑戰,可以從戰略上進行對接。在制造業方面,中國已經有能力幫助非洲建立比較合理的產業鏈﹔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中方也可以輸出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等,最終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看時機:
加強合作恰逢其時
主持人:今年也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周年,幾位如何看待這15年來,中非之間走過的歷程呢?
馬海露:中國和非洲通過合作共贏來攜手前進。比如南非,不僅僅希望得到國外的援助,同時也非常注重自身發展。就像剛才史杰文說的,中國也希望從合作中得到更多。非洲已經准備好了,我們知道自己的發展需要哪些東西,中國就是我們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
霍建國:這15年是中非貿易合作發展最快的15年。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2220億美元,幾乎比第一屆論壇時增長了20倍。中國和南非的貿易,去年達到了603億美元,也是增長了40倍,我們僅對南非的投資總量就達到120億美元。當然,非洲的發展如何實現不是完全地“輸血”,而是變成“造血”,這需要外界環境,也需要非洲自身努力。總的來看,合作潛力依然很大。
史杰文:在2000年初期的時候,非洲在世界貿易投資中還處於比較邊緣化的位置,但是后來中國越來越多地關注非洲,建立了更加緊密而實際的合作。過去的15年裡,對於那些經常去非洲的人來說,不管在西非、東非,還是南非,城市都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有了中國的合作和參與。這次峰會恰逢其時,我們可以討論怎樣讓已取得的成果得到鞏固和提升。
徐洪才:加強全方位對非合作,不僅僅指經濟方面,在政治層面外交安全層面,我們要擴大合作領域。在南南合作方面,中非可以說是做出了樣板工程,我們現在要更進一步,打造合作的“升級版”。國際舞台上,我們都屬於發展中國家,應該有更多共同的聲音共同的表現,把傳統友誼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揚光大,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看特色:
“一帶一路”創新機遇
主持人:目前南非正在發展“藍色經濟”,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做些什麼?
馬海露:南非有4000公裡的海岸線和很多自然資源。我們已經認定中國是一個重要合作伙伴,中國在海洋發展方面有豐富經驗,這對非洲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方式實現工業化,來應對包括就業、減貧和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以前,我們都是把資源從非洲輸出去,現在我們要採取多種方法來實現城鎮化的發展。這樣的話,能夠讓各個行業、各個工業很好地在我們那裡進行生產,促進非洲內部的合作。這種協同可以賦予我們在未來15到20年間很大的發展潛力。
霍建國:海洋經濟的發展空間是比較大的。海洋經濟包括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和利用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眾多內容。在“十三五”期間,中國也應加強海洋經濟的發展,在這些方面雙方可以進行戰略對接,加強溝通合作,共享經驗和技術。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南非經濟的回旋余地很大,這不僅是指它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而且南非對整個非洲的輻射效果是非常好的。中國通過這個橋梁,推進中非合作,最終會取得很大的效果。
徐洪才:另外,在建設開發區、高科技園區,促進產業的整合聚集效應方面,中國有一些經驗,可以在中非合作中找到新契機。從目前來看,非洲地區基礎設施總體還比較薄弱,純粹搞基礎設施建設沒有什麼意義,最終要和其他產業形成配套,顯然他們現在已經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海洋經濟。我們雙方可以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對接起來,充分發揮雙方合作潛力。
主持人:我們知道,南非在2010年加入到了金磚國家,目前有這樣一種質疑,認為金磚國家正在失去原來快速的發展,如何看待金磚國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史杰文:新興市場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特別是發達國家的低迷、全球流動性的問題等,都會對它們有影響,但這些都是結構性的問題。金磚國家有這麼多的人口,這麼多的資源,還有年輕人的增長,中產階級的增長等,這些資源是不會因為經濟放緩而改變的,勢頭還在,基礎還在。
徐洪才:我們已經形成的三大機制: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工商理事會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已經有了良好開端,但還要進一步做好。比如在工商企業的合作上,現在對雙方潛力的認知水平,還有待提高。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僅僅剛開頭。全球治理的層面上,金磚國家建立了新的機制,對於舊的體系是有益補充。中非合作的前景非常好,我們也應該共同應對一些挑戰,比如體制機制障礙,包括傳統的貿易壁壘、新出現的一些非貿易壁壘,以及非洲地區政治社會的穩定等。
霍建國:我還是相信,堅定地按照市場化的改革方案往前發展,釋放內生的增長動力,最終將獲得技術發展水平和結構的提升,這種變化是需要一個過渡時間的。我覺得南非就看得非常清楚,它積極參與亞投行的創建,這實際上是一種政治遠見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判斷,這種合作將來有可能帶動整個“一帶一路”的合作產生更大效應。金磚國家應該更緊密地合作,真正發揮合作所產生的貿易、投資的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