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4日06: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說的是,戰爭歲月對親人的紀念和牽挂,更意味著,特殊年代特定形式承載的那份獨特價值。一頁頁翻開《重讀抗戰家書》,再一次受到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
這32封家書,寫在各式各樣的紙張上,有正式的信箋,也有隨手找到的紙片,或殘章斷頁,或字跡漫漶。但高尚的追求、本真的性情,鮮活地躍動在字裡行間。
這32封家書,既有熱血男兒的沙場絕筆,也有摯愛親朋的鴻雁傳書﹔既有父母兄長的諄諄叮嚀,也有夫妻戀人的依依深情,或言之諍諍,或語之切切,無不體現著厚重的家國情懷,彰顯著崇高至偉的人間大愛。
寫下這些家書的,是民族的英雄,是國家的榮光。吉鴻昌、趙一曼、左權、張自忠、戴安瀾、彭雪楓……這些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人們,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他們無懼日寇的鐵蹄,迎著戰爭的硝煙,前赴后繼、頑強抗爭,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
在這些家書中,最讓人震撼的就是他們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堅守。他們選定了主義,站定了隊伍,就終身為此不懈奮斗。“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這是植根吉鴻昌心中的人生理想,他為之自豪,為之戰斗,為之獻身。“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左權擲地有聲、堅定自信地宣示,表達著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矢志不渝的遠大抱負。透過一封封家書,一個個光輝的形象矗立在我們面前。無論道路怎樣艱難曲折,無論形勢多麼紛繁復雜,他們都始終堅持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守這份忠誠,並為之奮斗終生,以鐵肩擔道義,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豎起了精神的豐碑。
在這些家書中,最讓人振奮的就是他們身上的那種氣節、氣概和精神品格。回望歷史,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榮發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王孝慈“我們要為驅逐日敵寇出中國抗戰到底,我們要為爭取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奮斗到底”的堅定意志,高捷成“誓不求中華民族之解放,當不為中華民族黃帝子孫之一人”的豪情壯志,張自忠“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的民族氣節,郝夢齡“不能成功即成仁,為爭最后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上”的鐵血誓言,趙渭濱對兒子“能夠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服務!能夠在復興民族恢復失地的工作上作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貢獻”的殷殷寄語,無一不透射出光復山河的決心和頑強奮斗的意志,永遠感染和激勵著后來人的革命熱情和昂揚斗志。
在這些家書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他們對家人的惦念、對親情的眷戀。趙一曼在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中寫道:“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呵!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唐仁玙囑咐妻子:“文武兩兒,務必要細心帶他、教他,使他聰明、活潑、強健為要!父母大人務必要悅顏侍奉,使他老人家喜喜歡歡過日子。你自己要保重,不要生病。對於你的母親,也要善為安慰,不使老人生憂生慮。”這一封封家書,傳遞著孝老愛親、憐妻愛子的人間真情,彰顯著注重家教、涵育家風的價值傳承。
掩卷而思,抗戰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家書,情深而義重,歷久而彌新,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生動而有說服力的教材,是傳承和弘揚中國精神不可多得的思想資源。
撫今追昔,我們正昂首走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這雖不再是血與火的生死之搏,但卻是艱與險的興衰之戰。有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的豐厚滋養,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全體中華兒女的銳意進取、艱苦奮斗,中華民族一定能夠行穩而致遠,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那些先烈們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實現。
(作者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文明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