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結束馬來西亞之行 盤點總理“妙語錄”--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李克強結束馬來西亞之行 盤點總理“妙語錄”

2015年11月24日12:13  來源:央廣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李克強結束馬來西亞之行 盤點總理“妙語錄”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1月20號到23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四天出席三個國際性會議,並訪問一個國家,20多場活動,此訪也被媒體稱為“克強節奏”的高強度、高效率的外交之旅。李克強總理通過此訪傳遞出怎樣的信息?

21日,李克強總理在吉隆坡連續發表兩個重要講話。第一個是在第18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第二個是在第18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東盟要更廣、更大的向前發展

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說:“這次中國和東盟的峰會是第18次。18這個數字在中國是比較吉利的數字。中國和東盟的關系要更廣、更大的向前發展。很高興看到東盟共同體即將建成,這可以說是東盟國家一體化建設的裡程碑,也標志著本區域合作水平邁上新台階。”

李克強說,中國與東盟要充分對接各自發展戰略,提升11個國家整體發展水平,力爭實現2020年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目標。為此他提出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方向以及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六點建議: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合作發展機制化建設,加快經貿合作升級,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區域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探索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共同提升安全合作水平,努力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外交學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魏玲認為,總理的六點合作建議反映出三個要點:深化互信、對接發展、加強人文交流。

魏玲表示,第一,深化互信。總理這次在政治安全領域不僅提出了總的原則,而且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方案和措施,目的就是要給予東盟充分的信心,表達中方的政治意願和堅定的承諾,就是要和東盟一起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支持東盟在地區合作中發揮作用。第二,對接發展。怎麼理解這個對接?從大的方向來講,中方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亞投行的倡議,東盟特別關注。今年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議定書,這對東盟來說也是重大機遇,他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發展和動力。第三,加強人文交流。明年是中國東盟教育合作交流年,在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25周年之際把它作為教育交流年,也反映了中國與東盟的高層對人文交流的重視,因為畢竟人文交流、社會人員之間的往來和民意的相通才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之本。

中國一直是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堅定維護者

在22號舉行的第10屆東亞峰會上,關於南海問題,李克強說了五點建議,並強調南海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從來都不存在問題,中國一直是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堅定維護者,各國在行使航行飛越權時也應充分尊重沿岸國的主權和安全。域外國家承諾尊重和支持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不採取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的行動。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康霖認為,這五點建議就是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和和立場。

康霖分析稱,總理這次表態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堅持按照國際法原則辦事,中國一直堅持處理南海問題應通過雙邊談判來解決。這表明了中國是有意願來解決南海問題的,也表明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作為鄭和下西洋五次途經之地,多元文化造就了馬六甲的獨特魅力。22日,李克強開始正式訪問馬來西亞,第一站就是到訪馬六甲。

李克強特意抽出時間與幾位老朋友會面。19年前,李克強訪馬時與他們相識結下深厚友誼。在當地雞場街三叔公店鋪,老朋友們圍坐一起敘舊話當年。李克強說,與老朋友會面,讓我們想起過去,更讓我們展望未來,不斷續寫友誼佳話。

for peace,for friendship,for help to resolve conflict

李克強:“鄭和離開當時的大明王朝時,當時的皇帝永樂問他,你知道你的使命是什麼?他講了三個詞for peace,for friendship,for help to resolve conflict。鄭和是我們的老祖宗,他的精神不是他一個人的,是屬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他的精神和傳統,也是我們祖先的遺訓,為了和平,為了友誼,為了解決沖突、或者說(解決)分歧。”

在馬六甲人的記憶中,鄭和時代意味著邦交和睦、貿易發展、和平安寧、技術傳播。而鄭和文化館則是今日馬六甲和平友好事業的象征。

鄭和的“和”既是和平、也是和諧,也是包容

在鄭和文化館參觀時,李克強說:“我在這裡感受到的是融合的氣氛,和為貴,是文化包容。我們尊重這種多樣性,這個世界才能夠和諧。和合文化,鄭和的“和”既是和平、也是和諧,也是包容。”

在魏玲看來,李克強總理赴馬六甲訪問很有深意。

魏玲認為,首先去這個地方就宣示了一種和平和保和平的姿態,所以首先是一個政治宣示﹔馬六甲還有一個象征意義,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到了馬六甲海峽,但是很多船員留下來,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形成了獨特的巴巴娘惹文化,就像總理所說的他們帶去的是和平與友誼,帶去的是交流,這個地方突出了中華文明本身“和”的文化。所以我認為,馬六甲既代表了安全要道,同時又代表了和平合作的文化,還代表了文明、相互包容的精神。

中馬隔海相望 遠親不如近鄰

23日的中國—馬來西亞經貿論壇,眾多馬來西亞工商領袖和經貿界人士在現場聆聽中國總理的演講。李克強用“近水樓台先得月”來比喻中馬合作。

李克強:“我昨天去鄭和博物館,他們給我看了一口水井,水井上面有月亮在照耀的圖案,他們解釋為“近水樓台先得月”。馬來西亞是我們的近鄰,中國有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和馬來西亞隔海相望,中馬發展相互的貿易、投資前景廣闊,中國願意向馬敞開更大的大門。”

中馬企業家要攜手烹制務實合作“大餐”

李克強希望中馬共同“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務實合作“大餐”。

李克強:“馬來西亞還有十分聞名的的“娘惹菜”,這是中式烹飪和馬來西亞香料食材的完美結合,也是中馬深度交融的形象寫照。我相信兩國企業家攜起手來拼搏進取,就一定都能夠烹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務實合作“大餐”,造福兩國人民,為地區的繁榮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魏玲說,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保持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國身份,馬來西亞也連續7年保持中國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地位,她認為,中馬合作將在未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中起到示范作用。

魏玲分析稱,首先,馬來西亞在東盟中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既連接陸上東盟,也連接海上東盟的國家,它是東盟國家中的老成員之一,也是東盟中具有領導力的國家。再就是馬來西亞很早就開始倡導東亞合作,很多關於地區合作的主張與中國非常契合。早在上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當時的總理就提出要建立東亞經濟小組。此外,馬來西亞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很多立場與中國是相似的,中馬雙邊關系的基礎是非常好的,中國在東盟的第一個工業園就設在馬來西亞。所以中馬關系有非常好的政治、經濟基礎。所以,未來無論是在政治上、戰略上,還是在經濟、人文領域,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加強發展、持續推動合作,都對整個東盟地區會有比較大的示范作用。

(責編:袁勃)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