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1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姚剛分管的發行監督領域成為証監會落馬官員重災區供圖/視覺中國
日前,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調查。隨著姚剛的落馬,無論是已落馬的姚剛前秘書、証監會發行三處處長劉書帆,還是牽扯到的方正高管腐敗案,諸多圍繞在這位“發審皇帝”身邊的圈子也逐漸暴露在世人面前。
中央高層近期連續釋放金融圈重磅打虎的信息,隨著証監會副主席姚剛,被業界稱為“發審皇帝”的落馬,新股發行制度正處於加速改革的風口上。媒體披露最新消息,11月20日上午,証監會主席肖鋼指出,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冊制要有結果。
朋友圈
李友等人曾借巨資給姚剛之子
日前,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這是繼9月10日証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因涉嫌違紀接受調查被免職以來,又一証監會高層落馬。此前,姚剛在証監會領導班子上的排位一直位於第二,僅次於証監會主席肖鋼。
從市場對姚剛被查的猜想,可以看出姚剛廣泛的朋友圈。首先為擬上市企業IPO提供便利,存在不當利益輸送關系。有報道稱,2014年底某被調查高官家族在A股的動作逐漸顯露,該高管親屬掌控的公司入股的7隻股票中,有6隻登陸創業板。在這些企業IPO期間,姚剛在証監會主管發行工作。其次姚剛是股指期貨的主推者之一,然而今年6月以來的股災中,股指期貨備受各方質疑,中金所出台股指期貨成交量新規,讓股指期貨市場名存實亡。第三是涉方正高管腐敗案,北大方正CEO李友等人曾借錢給姚剛的兒子姚亮,用於購買方正証券3000萬股股票,姚亮獲得巨額收益。
市場最為關注的涉案細節是,落馬的証監會發行三處處長劉書帆(姚剛前秘書)供述,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職務便利,幫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項順利通過証監部門發審會,並幫助該公司股票價格維持穩定並增長。為此,該上市公司負責人吳某向其行賄數百萬元。同時,劉書帆利用該公司定向增發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萬元人民幣,通過親友的股票賬戶購買該公司股票,總共獲利300余萬元,劉書帆分得其中100余萬元。隨后,劉書帆還多次向吳某打聽得知更多內幕消息,持續買入股票,非法獲利數百萬元。上文所說的李某,經《第一財經日報》求証,很可能正是方正集團前高管李友。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非親非故,一定是有極其深厚的關系才能以千萬巨款相借。
另據媒體報道,姚剛前下屬、前投保局局長李量也與方正案關系密切。據報道,李友等人曾通過他們控制的成都華鼎公司,借錢給時任証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用於購買北大醫藥2000萬股股票,李量因此獲得巨額收益。
雖然姚剛前下屬李量、前秘書劉書帆都與方正案有交集。而他本人是否因此落馬,目前尚不能確定。
下屬圈
新股發行監管部門頻現官員落馬
資料顯示,姚剛自2002年離開國泰君安,重返証監會后,就任發行監管部主任這一要職,2008年升任証監會副主席后,依然分管發行監管部。掌控中國A股市場IPO發審大權,長達13年之久,一度被業內戲稱為“發審皇帝”。
2008年2月姚剛升任証監會副主席,年僅46歲,業內對於姚剛的履新評價較為積極,認為姚剛是証監會少壯派中敢於開拓、積極務實的代表人物。其潑辣、執著、敢作敢為的行事風格在當時的証監會頗受好評。姚剛升任副主席后,很快著手籌備設立創業板。創業板籌建初期問題較多,為后來的腐敗事件埋下隱憂。
以今年証監會落馬官員為例,除証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外,其余3人均與監管發行有關。
2014年12月1日,証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被宣布接受調查,具體被查原因仍未公開,市場傳稱調查源於他在創業板工作的問題。2009年創業板推出后,李量任創業板部副主任。李量在創業板IPO審核中分管擁有實權的處室,長期分管法律審核,也曾同時分管過財務審核一段時間。眾所周知,財務和法律是創業板審核中兩大重要處室。無論是發行部還是創業板,在以審批職能為主時期的証監會,這都是權力至高無上的部門。
今年6月20日,証監會發布消息稱,經查,証監會發行監管部處長李志玲配偶違規買賣股票,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其作出行政開除處分﹔同時,因涉嫌職務犯罪,李志玲已被移送司法機關。
今年8月25日,公開報道稱,中國証監會工作人員劉某及離職人員歐陽某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文印章,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根據媒體調查,証監會工作人員劉某為証監會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從2014年4月証監會內部輪崗后擔任發行部三處處長,該處主要負責創業板企業發行的法律審核工作,他曾擔任証監會副主席姚剛上一任秘書。離職人員歐陽某為原証監會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2011年底歐陽健生被任命為稽查總隊副總隊長,負責常務工作,歐陽健生在2012年任稽查總隊副隊長時,重點工作內容是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欺詐上市等違法違規行為。2012年上半年被正式任命為稽查總隊隊長,2012年8月任稽查局局長,2015年歐陽健生被調任處罰委主任。
親屬圈
妻子曾就職IPO項目大所
在姚剛的親屬圈中,其妻子胡蓉暉的經歷也引起了媒體的興趣。胡蓉暉曾經就職於“IPO項目大所”──中倫律師事務所,目前被確認離職。
據中倫官網介紹,中倫律師事務所創立於1993年,是中國司法部最早批准設立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中倫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之一。
履歷顯示,胡蓉暉為東京大學法學碩士,1996年起進入中倫,其在中倫官網的頭銜包括中倫合伙人、高級合伙人、中倫北京辦公室合伙人等頭銜。胡蓉暉多年從事涉外法律業務,是多家跨國公司的常年及日常法律顧問,其專業領域包括勞動法、公司/外商直接投資、合規/反腐敗。
據中倫所年報顯示,根據証監會統計,截至2010年10月底,証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共對192家企業的申請進行了審核。中倫總計代表13家企業提交上市申請,其中12家通過審核,上市成功率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據中倫2010年年報顯示,該所分別擔任佳士科技、朗源股份等12家創業板公司發行人法律顧問。
另有媒體報道,在2010年,証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共對192家企業的申請進行了審核,共有66家律師事務所參與了創業板市場的發行申請工作。其中152家企業獲得核准,通過率為79%,低於中倫律師事務所92%的通過率。
另據中倫官網信息顯示,從2009年到2012年,其參與過的境內IPO分別為12單(創業板6單)、21單(創業板12單)、17單(創業板9單)、12單(創業板5單)。
據不完全統計,中倫律師事務所至少有3名律師,分別在2008年、2011年和2012年進入過証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簡稱發審委)。
另據媒體統計發現,2009年IPO企業總數量為111家,2010年為347家,同比增長212.61%。而在有委員供職的機構裡,IPO業務同比增長率超過500%的機構就達到了6家,其中北京中倫金通(簡稱中倫)律師事務所2010年IPO業務同比增長率為700%。
目前尚無信息表明,中倫律師事務所參與IPO項目的成功率,與胡蓉暉的家庭關系有直接關聯。
新聞追蹤
IPO潛規則:上市需要搞定11個人?
以今年落馬的証監會官員為例,姚剛、李量、李志玲、劉書帆等均出自証監會發行監管部門,曾深度參與發行審批。市場推測,掌握IPO企業生殺大權的發行監管領域,正在成為証監系統落馬官員的重災區。
在市場人士眼中,証監會的核心權力部門在於行政審批大權在握的一線部門,包括發行部、創業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機構部、會計部、國際部、期貨一部、期貨二部等。
有上市公司高管表示,上市幾乎是每一家企業的夢想,而國內企業IPO採取審核制,這就賦予了証監會發行監管部官員的權力,可以執掌每家企業上市與否的大權。這些官員其實也是最核心的內幕消息接觸者。
有內部人士揭秘証監會發審委潛規則,稱IPO上市前需要過三關:預審、初審和發審,這三關需要搞定11人。11個人中有部門小鬼,也有手握投票權的發審委員。曾有媒體披露了許多細節。比如一名財經公關公司總經理回憶如何獲得發審委員個人信息的方法時稱,“那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公關公司派四五個人天天盯在証監會門口,看發行部的人抱著企業發審材料出來了,就派人跟上。如果材料送到財政部了,那就是財政部的那位發審委員審﹔材料送到發改委了,就是發改委的那位發審委員審。雖然是笨辦法,但很有效。一份名單可以賣100萬元。”
在姚剛被宣布接受調查當日,肖鋼主持召開証監會黨委會,反思教訓成為主要議題。面對股市巨震之后脆弱的市場生態,証監會決定,要完善權力運行機制,壓縮自由裁量空間,在發行上市、機構監管、並購重組、稽查執法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權力約束機制,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本月初,IPO暫停4個月后重新啟動。與此同時,証監會圍繞解決巨額資金打新、簡化發行審核條件、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對新股發行制度予以改革完善。毫無疑問,隨著姚剛的落馬,新股發行體制的變革已進入加速度的狀態,市場已嗅到越來越多的改革氣息了。
11月20日上午,証監會主席肖鋼、主席助理黃煒等人,聽取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意見。肖鋼指出,在股市異常波動之后,《証券法》修訂推遲,國務院可能採取法律授權方式出台意見解決,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冊制要有結果﹔先放發行節奏,后放價格﹔縮短發行流程(3到6個月),給企業明確預期。
新聞觀察
証監會救市三人組 兩人落馬一人退休
姚剛1962年5月出生於山西文水,今年53歲。1980年即以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習,后公派日本留學,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從1989年起,姚剛先后在日本三洋証券、法國興業銀行東京証券公司、法國裡昂信貸銀行東京証券公司從事期貨和投資銀行業務。
姚剛自1993年起開始在証監會擔任領導職務,歷任証監會期貨監管部副主任、主任。1999年至2002年,姚剛曾短暫調離証監會,擔任陷入震蕩的君安証券總裁,並在隨后合並成立的國泰君安擔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作為唯一有過券商從業經驗的証監會落馬高官,証監會副主席姚剛主導過當時國內最大券商君安與國泰証券的合並。姚剛在國泰君安任職僅三年有余,一位與姚剛共事過的國泰君安資深員工向騰訊財經《棱鏡》表示,姚剛在主導兩大券商合並時的表現,為他此后仕途增色不少。
2002年,姚剛再次回到証監會,擔任發行監管部主任﹔2004年7月,姚剛升任証監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兼發行監管部主任﹔2008年,姚剛再次升職,任証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証監會官方網站披露的姚剛“講話與行動”一欄,今年以來僅更新了三次:2月19日,肖鋼和姚剛共同出席了上海証券交易所(上証所)的上証50ETF期權上市儀式。3月16日,姚剛隨同肖鋼出席了支持西藏資本市場發展座談會,但未見公開演講。5月28日,姚剛出席第十二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這一切,均發生在6月15日股市大跌之前。
今年7、8月股市大跌期間,姚剛作為証監會內最懂專業的領導參與救市工作,當時証監會內負責領導救市的還包括另一位副主席劉新華和9月份被調查的主席助理張育軍。劉新華已於近日正式退休,其分管的工作由剛剛調任証監會副主席的方星海負責,方星海此前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國際經濟局局長。股市大跌后証監會網站再未披露姚剛行蹤。
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