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16:57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11月19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11月14日至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次峰會,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是在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面臨新挑戰、新調整、新發展背景下中國開展的一次重大多邊外交行動。
在6天時間裡,習近平主席出席了兩個峰會數十場活動,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還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同1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會晤,廣泛接觸財經界人士,系統闡述了中國對當前世界重大經濟政治議題的看法和主張,引領了亞太區域合作的方向和路徑,介紹了中國發展的最新形勢和理念。
專家們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接連出席兩大峰會不僅增進了理解,擴大了共識,贏得了支持,而且展現了中國經濟經過調整,增長質量會更高,對世界是新的更大機遇。
“五大發展理念”:中國發展前景是世界新的更大機遇
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習近平出訪行程結束之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吹響了我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號角。中國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同G20、APEC兩個峰會主題不謀而合。作為APEC上屆東道主和G20候任主席國,中國在全球最主要經濟金融合作平台和亞太地區最高層級區域合作論壇中均在發揮越來越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在兩個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以開放、坦誠態度,就中國經濟當前態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精辟闡述,用事實說話,以數字証明,充分展示了中方的高度自信。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兩個峰會期間重點詮釋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強調我們將在“十三五”時期培育發展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優勢,創造發展新機遇。
習近平主席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7% 左右增長,這是在10萬億美元高基數之上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以上。中國仍是拉動世界經濟的動力之源。
中國經濟經過調整,增長質量會更高,發展前景會更好,這對世界是新的更大機遇。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通過出席兩個峰會,引導了G20和APEC發展方向,增進了同有關國家友好關系,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對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以及G20和APEC長遠發展,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改革創新:提供強大動力 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世界經濟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期”,基於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如此判斷,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均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開出良方”,表示長遠來看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改革創新。
在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協調、推動改革創新培育新動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落實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重要建議,得到與會領導人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安塔利亞峰會公報》中呼吁加強經濟復蘇和提升潛力、合作實施穩健宏觀經濟政策、確保包容性增長,充分吸收反映了中方的觀點和立場。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面對二十國集團其他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信心之源——
信心,來自於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
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堅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所有這些,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也為世界經濟釋放出巨大需求,成為新的增長源。”安塔利亞峰會上,“中國機遇”成為各方關注熱點。
在APECF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建議,APEC各經濟體要著眼長遠,完善亞太中長期合作戰略架構,謀劃大手筆、塑造大格局,引領新未來,保持合作的戰略性、前瞻性、進取性。要改革創新,努力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為亞太經濟尋求新的增長動力。
習近平主席尤其強調,唯有讓改革和創新兩隻手一起發力,方能擰動亞太經濟的閥門,經濟河流之水才能活起來,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前流淌。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終身講習教授熊榆稱,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到推動改革創新,增強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點明了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是穩定世界經濟的定心丸,體現了中國在引領世界經濟方面的擔當。面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困境,中國身先開出“中國良方”,為世界經濟繁榮增長提供了“中國智慧”,必將對全球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實現繁榮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
在G20安塔利亞峰會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進行多場雙邊會見。從共建“一帶一路”,到發展戰略對接,從深化務實合作,到增強政治互信,伴隨新型伙伴關系發展的腳步,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不斷拓展。
在APEC馬尼拉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合作架構。專家表示,這次習主席的宣示,給世界帶來的也是機遇,將使亞太自貿區各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普遍受益。
習近平主席在APEC峰會上講到了“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令人驚嘆的進展速度,展示了互聯互通的蓬勃生命力。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黃薇表示,“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就是中國採取創新舉措為亞太提供的“公共產品”。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教授林智聰指出:“毫不夸張地說,通過‘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中國不僅為相關國家提供互聯互通的機會和資金,更為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晨陽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稱,APEC框架下的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僅關系到本地區經濟的增長和繁榮,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勢和格局也將產生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APEC合作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尤其是強化經濟層面的制度性話語權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實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