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20:4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杜一菲)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8日至1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日前,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撰文稱,APEC作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可以作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平台之一,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從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角度而言,APEC可以找到新的角色定位,其功能也應該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發揮。以下是文章全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我國將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並強調我國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在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的同時,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需要指出的是,區域經濟合作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有效渠道。就此而言, APEC作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可以作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平台之一,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
我國於1991年加入APEC,這是我國根據新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內任務需要,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我國加入的第一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APEC為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融入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進程打開了一扇大門。通過參與APEC合作,我國與亞太地區眾多經濟體建立了更為密切的經貿關系,並不斷擴大市場開放,為此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構建多元化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APEC也為我國推動建立國際和地區政治經濟新秩序、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提供了有效渠道。
另一方面,作為APEC最大的發展中成員,我國也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具體而言,我國為促進以“自主自願、靈活漸進”為核心原則的“APEC方式”的確立、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發揮了積極作用,使APEC成員的利益訴求得到了較好的平衡。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亞太經濟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為廣大APEC成員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市場。
目前,APEC成員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3,GDP總量和貿易總額在世界上所佔的比重也都超過了50%。近年來,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各成員經濟政策的協調從關稅、非關稅等“邊界上”措施向“邊界內”的規制領域延伸,經貿規則制定的主導權之爭成為各成員關注的焦點。因此,APEC框架下的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僅關系到本地區經濟的增長和繁榮,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勢和格局也將產生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APEC合作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尤其是強化經濟層面的制度性話語權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實施平台。
事實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國際戰略的調整,我國在APEC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的能力在提升,意願在增強,這在2014年我國主辦的北京APEC會議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此次會議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為主題,達成了包括《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亞太經合組織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不僅為APEC合作規劃了新的目標和路徑,同時也充分展現了我國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責任感和雄心,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還需強調的是,APEC重點推進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全方位互聯互通等合作領域與“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框架下的合作具有比較強的一致性或交叉性,可以實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效果。因此,從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角度而言,APEC可以找到新的角色定位,其功能也應該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發揮。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