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各界盛贊北京APEC會議共識--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俄羅斯各界盛贊北京APEC會議共識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林雪丹 陳效衛

2015年11月14日17:2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一年前,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經濟體領導人在北京雁棲湖畔栽種下了“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的飽滿種子。一年后的今天,APEC大家庭精誠團結、攜手培育出的累累碩果正期待採擷。去年的北京會議開啟了APEC第二個25年征程,“北京共識”也成為繼茂物目標之后被載入APEC史冊的重要綱領。今年的馬尼拉會議將賡續在北京描繪的亞太願景,奏出互利共贏的新樂章。

俄羅斯外交部亞太司副司長、APEC會議俄方主要負責人索羅金表示:“雁棲湖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他指出,北京會議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地區多邊合作、助力經濟增長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關鍵性進展,為接下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尤其是亞太自貿區進程的推進,有效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也讓互利共贏的共同體概念越發深入人心。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表示,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議上闡述的“亞太夢想”,意味著殖民時代的貿易、金融規則、國際關系模式已經老化,終將被帶有亞洲國家文化歷史特點、滿足宏觀與微觀經濟需求的新規則所代替,新建立的銀行和基金組織、雙邊與多邊自由經貿區等正在改變亞太地區的輪廓和規則。

“亞太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議期間指出,亞太地區各國唯有攜手合作方能共贏共進。對此,俄羅斯財政部財政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薩文斯基十分贊同。他表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使得國與國之間已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緊密關聯,利益交匯、命運與共。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注重惠及周邊國家,激發整個亞太地區的發展活力,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領頭羊。薩文斯基指出,北京會議上提出的“亞太夢想”對本地區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是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關鍵。《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的批准是各國在深化經貿聯系方面的務實舉措,開啟了亞太地區的發展新階段。

俄羅斯納米集團總裁丘拜斯表示,創新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俄中兩國在雙邊及APEC等多邊合作機制下正致力於推動經濟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綠色經濟、藍色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等已在各成員付諸實踐並取得了不俗成效。

中國火爆的“雙11”購物節今年火到了俄羅斯,數千萬俄“剁手族”也加入了“雙11”網購大軍。阿裡巴巴俄羅斯銷售經理扎瓦茨基表示,俄中跨境電商正迎來合作蜜月期,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上很多人在阿裡巴巴旗下的速賣通上下單。

北京會議決定對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加強支持,創造有益環境的政策正持續發酵,不僅是中俄,整個亞太地區的中小企業都看准了當前的發展契機,加速融入APEC生產鏈和供應鏈,積極提升國際市場運營能力。

連結命運、攜手發展還需以互聯互通為基礎。習主席指出,亞太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提,更事關各方長遠發展。索羅金表示,道路聯通是加速跨境運輸,實現貿易暢通的首要任務。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實現亞太地區互聯互通相輔相成,俄羅斯倡議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的對接是加速亞太地區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作為實現亞太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770公裡、跨越俄羅斯7個聯邦主體,覆蓋2500萬人以上的莫斯科至喀山段高鐵項目正在穩步推進。該路段高鐵是北京至莫斯科高鐵運輸線的一部分,對打通歐亞高速運輸通道、連通亞太各國有著長遠的意義。俄羅斯鐵路公司交通經濟管理部主任卡梅諾布羅茨基對本報記者表示,俄中高鐵合作已進入實質階段,雙方將攜手為亞太地區運輸提速,助推亞太互聯互通。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工業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康德拉季耶夫表示,亞太各國間互補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使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顯得尤為迫切。互聯互通的目的不僅僅是實現互通有無,更重要的是增強共同抵御風險的能力。

馬尼拉會議的舉行已進入倒計時,俄各界都期盼此次會議能繼續釋放北京會議為亞太地區帶來的“正能量”。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杰利亞金表示,期待即將舉行的APEC會議能夠鞏固亞太地區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地位,維護和發展開放型的世界經濟,為地區乃至世界各國共享繁榮創造條件,讓“亞太夢想”與“世界夢”同行。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王政淇、肖紅)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